慷慨的葡萄園主比喻

 

「因為天國好比一家的主人清早去雇人進他的葡萄園做工。 他和工人講定一天一個銀幣,就打發他們進葡萄園去。 約在上午九點鐘出去,看見市場上還有閒站的人, 就對那些人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我會給你們合理的工錢。 』 他們也進去了。 約在正午和下午三點鐘又出去,他也是這麼做。 約在下午五點鐘出去,他看見還有人站在那裏,就問他們:『你們為甚麼整天在這裏閒站呢? 』 他們說:『因為沒有人雇我們。 』他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 』 到了晚上,園主對工頭說:『叫工人都來,給他們工錢,從後來的起,到先來的為止。 』 約在下午五點鐘雇的人來了,各人領了一個銀幣。 10 那些最先雇的來了,以為可以多領,誰知也是各領一個銀幣。 11 他們領了工錢,就埋怨那家的主人說: 12 『我們整天勞苦受熱,那些後來的只做了一小時,你竟待他們和我們一樣嗎?』 13 主人回答其中的一人說:『朋友,我沒虧待你,你與我講定的不是一個銀幣嗎? 14 拿你的錢走吧! 我樂意給那後來的和給你的一樣, 15 難道我的東西不可隨我的意思用嗎? 因為我作好人,你就眼紅了嗎? 』 16 這樣,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馬太福音20:1-16)[1]

1.  背景

這個比喻描述了當時在巴勒斯坦經常發生的事情。葡萄成熟收成在九月底然後緊隨其後落雨。如果收割未能在雨季爆發前那麼葡萄就毀了因此收割是與時間競賽。任何參與收割的工人都受到歡迎即使他只能參與一個小時的工作。一個銀幣是工人一天的正常工資。

市場相當於就業中心,站在市場的人在等待工作他們當中有些人站在那裡直到下午5這證明他們是多麼迫切地需要工作。這些人是雇工他們是最低層的工人他們的生活是極不穩定。奴隸和僕人至少在某種程度上依附於他們工作的家庭。雇工與奴隸大不相同,他們不附屬於任何團體他們完全沒有就業的保障,每天都是等運到。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工資是每天發放如果他們失業一天孩子們就會在家裡挨餓,對他們而言失業一天也是災難。

這比喻採用的時間是正常的猶太時間。猶太一天是從早上6點日出開始到下午6點完結。因此從早上6點開始計算第三小時是上午9第六小時是中午12第十一小時是下午5點。

這個比喻生動地描繪了在當時猶太村莊的市場裡可能發生的事當葡萄成熟時,要趕在雨季來臨之前完成收割。[2]

2.  難題

現代工會肯定會因為主耶穌講述這關於僱主和工人的故事感到震驚頭一批工人一整天都在工作勞動,後來加入的工人只做半天有些只做最後一個小時,結果全部都是獲得一個銀幣的相同工資。事實上當頭一批工人抱怨時我們並不感到驚訝:到底公平在哪裡?

3.  評論

主耶穌講這個比喻並不是教導大家關於世俗事務的公平原則。祂可能打算用這個比喻來警告門徒事奉主的態度。當祂在上一章的結尾說在前的,將要在後了反之亦然這個故事回答了彼得剛才有點自我為中心的問題:「...我們已經撇下一切跟從你了,我們會得到甚麼呢?」(馬太福音19:27)祂打算用在前的,將要在後了來警告門徒不要這樣想因為他們一直和祂一起已是少數蒙福的人。這是對門徒的警告不要因為主耶穌正在引進天國就以為自己將會變得富有和出名。祂警告他們天國不是這樣的。雖然他們一開始就與祂一起其他人來得比較晚但是最終也會獲得相同的工資(即是:永生)[3]

4.  比喻的寓言

這比喻突顯了神的慷慨(馬太福音20:15)。它指的是以色列在整個拯救歷史中的勞動以及將外邦人納入《新盟約》的高潮。儘管以色列抱怨但神沒有違反公義,神沒有對以色列不公平祂只是慷慨地對待遲來的外邦人使他們也能成為平等的天國子民(馬太福音20:12;以弗所書2:11–13)

教父奧里根為:從道德方面,這一天工作時間對應人們生命中歸向神的不同階段。當回轉,神拯救他們脫離閒散的生活,安排在葡萄園裡為基督服務,在太陽落山之前他們為神收穫了許多果實。無論在生命早期還是晚年所有人都被授予既慷慨也平等的恩典,就是永生。[4]

5.  當代的應用

5.1. 以色列

這是對猶太人的警告。他們知道自己是神的選民,因此他們看不起外邦人,經常憎恨和鄙視他們希望他們滅亡,這種態度有可能擴散到教會,如果外邦人被允許進入教會的大家庭他們必須低人一等。可是,在神的救贖計劃中是沒有最惠國待遇條款。

5.2. 教會領袖

這是對教會領袖的警告。他們很早就獲得優待進入了教會的大家庭。後其他人也進來了,他們不應該因為比較早信主,就霸佔了特殊的榮譽和地位。所有的人,無論男女無論甚麼時候來對神來說都是同樣珍貴的。在教會中資歷不一定代表榮譽。

5.3. 屬靈原則

我們可以從這個比喻中學習以下靈性原則:

  1. 神主動地發起並完成拯救。地主外出找工人是他要求他們在他的葡萄園裡工作。因為是神主動尋找和運用祂自己的力量保守我們沒有權要求祂給予特殊待遇。每位信徒首先被聖父找獲,然後交給聖子(約翰福音6:39)。無論是在生命早期還是晚期找我們無論是我們早或晚回應祂的呼召所有的功勞和榮耀都歸於祂。

  2. 神獨自定立拯救的條件。因為葡萄園裡的工人在不同的時間來他們工作的時間不同我們可以假設他們工作有不同程度的生產力,但他們沒有得到不同的報酬。神所給予的拯救恩典,並不是衡量於人的優點或成就而是神的恩典這是不變的。

  3. 神繼續呼召人進祂的國。地主不斷來回回到世界市場呼叫人們來。他將繼續呼召人直到這個世界最後的一刻。當沒有人能工作審判夜即將來臨但是當仍然是白天聖父會繼續吸引人來。主耶穌說:「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約翰福音5:17),因為主「不願一人沉淪,而是人人都來悔改。」(彼得後書3:9)

  4. 神救贖所有願意的人。主耶穌:「到我這裏來的,我總不丟棄他...一個也不失落。」(約翰福音6:37,39)。所有去葡萄園的工人都承認他們很需要這工作,除了這地主接納他們,他們沒有工作的希望他們全然信賴並感謝他。

  5. 神同情那些沒有資源並承認絕望的人。地主向那些需要工作的人伸出了援手。當最後一組的人告訴地主他們仍然閑置因為沒有人會雇用他們他就雇用了他們。當任何人來到神面前知道自己除了祂沒有其他生命前景主會仁慈地接受這人,他可能是最後一小時才到葡萄園工作的人。即使在十字架上的賊,幾個小時內即將死亡由於懺悔並接受主耶穌救主也獲救贖,直到今天仍然見證著神的拯救恩典。教會的歷史充滿了那些臨終才信主的人,他們的見證引導其他人歸向祂。

  6. 神有神聖的權力遵守祂的諾言。地主來回市場雇用了所有想工作的人最後他有足夠的資金支付每位工人的工資。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犧牲足以為整個世界的罪孽付出代價亞當的墮落直到審判日。

  7. 神總是給予的比應得的更多。早上六點來的工人羡慕那些下午5點才來的工人他們基於貪念聽稱應該得到更多的報酬。可是地主沒有責任一定要聘用第一批工人,他有權不接受他們故此,全部工人都獲得他們應得的更多的報酬。

  8. 謙卑真心感到不配才是回到主的唯一正確態度。就像浪子回家時,被父親接待,哥哥卻懷恨在心一樣早期的工人在結束一天工作的時候,由於嫉妒,欠缺謙卑。可是他們有機會來到葡萄園應該和其他來到的人一樣,都有謙卑順從的態度。[5]


[1]聖經。和合本修訂中文聯合版。(2006,2010)(神版馬太福音20:1~16)。香港:香港聖經學會。

[2]巴克萊,W(2001)馬太福音。(第三頁259~260)。愛丁堡:聖安德魯出版社。

[3]賴特,T(2004)每個人的馬太福音 2 部分:16-28章。(57)。倫敦:促進基督教知識協會。

[4]米奇,C(2010)福音書導論。伊格納修斯天主教研究聖經:新約。(42)。三藩市:伊格納修斯出版社。

[5]小麥克亞瑟(1985)馬太福音。(3216~217)。芝加哥:穆迪出版社。

 

Return to Chinese Bible Study Materials 返回中文聖經學習資料

Return to Home Page 返回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