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課 萬物的起頭


創世記

聖經並非世界史,亦非人類史。它的內容特別是要顯明神拯救人類計劃的進展。有些重大的歷史事件被省略了,而一些似乎並不重要的小事卻被記載出來,原因是這些小事都與神的計劃大有關係。

1. 聖經第一卷主要的題目是萬物的創造,人類的墮落,洪水的審判,巴別塔的變亂,以及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和約瑟的歷史。

2. 創世記頭兩章記載人類及其所居住之宇宙的來源,是最可靠的記載。以後就說罪是藉著在伊甸園的亞當和夏娃,而臨到眾人的。就在這個時候,神賜下基督要來的應許(三15)。從這裏直到舊約的未卷,我們可以找出救世主的世系來,這是研究聖經最重要的線索之一。

3. 人類於墮落之後的幾個世紀,漸趨下坡,神用洪水消滅了世界上的一切。除了挪亞和他的全家以外,一切人類都淹滅了,此事在亞當被造之後相隔至少 一千六百年,或許會更多。(洪水之後,人仍然叛逆神,且從建造巴別塔中更顯出他們的不尊重。這時候,神的審判使人的言語混亂了,更將人類分散在全地上。)

4. 第十二章,挪亞死後四百年,神呼召亞伯蘭(亞伯拉罕)離開迦勒底的吾珥(迦勒底後來聖經稱為巴比倫,就是今天的伊拉克)。這是很重要的,因為 這是神在世上揀選以色列人的開始,神應許亞伯蘭要作多國的父。彌賽亞要從他的後裔而來,他的子孫要以迦南地為基業。實際上往下的舊約歷史差不多都是論及神 與以色列人的關係。從十三章起,大多數的記載是迦南地的情形,雖有兩次他們暫時離開,但不久他們又回到那裏。

5. 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誕生,及他在摩利亞山上得免於死,後與利百加結婚,生了兩個兒子,以掃和雅各,雅各是聖經故事中的一個主要人物。

6. 雅各的生平事蹟都被記述,對於學者很有價值。然而最重要的事情有關乎於歷史進展的,乃是他為十二個兒子的父親,接著他們成為以後稱為以色列十二支派(這民族稱為以色列人)之先者。十二支派的名稱,按著出生的次序記在下面:

 

1. 流便

 

2. 以薩迦

 

3. 迦得

 

4. 西緬

 

5. 西布倫

 

6. 亞設

 

7. 利未

 

8. 但 

 

9. 約瑟

 

10. 猶大

 

11. 拿弗他利

 

12. 便雅憫

 

 

7. 繼續要說的是約瑟的故事,他不是主耶穌的祖先(彌賽亞從他的哥哥猶大的後裔而出)。但他的生活和工作在預表主耶穌上卻比舊約中任何人都恰當, 他的父親最愛他,他的弟兄們卻恨他,把他賣給一夥上埃及去的商人。他在埃及作管家、受冤屈、坐監牢,但很快的被法老王所重用。數年之後,迦南地發生饑荒, 雅各的兒子們聽說埃及有糧,就往那裏求援助。最後,全家都遷往埃及。創世記以約瑟死在埃及作結束。這事約在亞伯拉罕被選召後二百七十年。

  

出埃及記

約 瑟死後,一個新法老在埃及掌權,與希伯來人不友好,把他們逐漸降至奴僕的地位。在這些年代中,神興起摩西,站在法老的面前,要求他讓以色列人自由的回到迦 南地去。當那執政者拒絕這個請求時,神就叫九種災難臨到埃及,但這些災難竟未能完全使法老屈服,他不肯讓以色列人離去。

最後神宣告第十個災難――就是埃及所有的長子都要死亡。埃及人因為沒有聽神的吩咐,沒有逾越節羔羊之血的保守,所以死亡臨到每一個家庭。以色列人的長子因為有血塗在門框上,得以免死,並在摩西帶領之下,以色列全家匆忙的離開埃及。法老的軍隊追趕他們,主行神蹟分開紅海的水,使祂的百姓經過,追趕的軍隊卻都淹死了。

亞 伯拉罕的家庭,藉著兒子以撒,孫子雅各,此時已成為二百萬人口的民族,他們有聯絡和組織,準備進入應許之迦南地去。試想這樣多的群眾如何能在曠野帶著帳棚 和牲畜旅行,並在各處安營!神在白天用雲柱,夜間用火柱帶領祂的百姓,又行神蹟從天降下嗎哪(嗎哪是一種小而圓白色的東西,以色列人每天早晨在地上找著, 用以作餅充饑),作他們的糧食。離開埃及三個月之後,來到西乃的曠野,在那裏他們決定暫時停留一個短時期。

以色列人在西乃山的附近安營(此山又名何烈山,位於今日之沙地阿拉伯境內),停留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從出埃及記第十九章至民數記第十章11節所記載的事情都是在這地方發生的。

此時亞伯拉罕的家族已成為一個民族,當它來到自己的地方(迦南),是需要一套律法來治理它,但更重要的就是神要教訓祂的子民認識祂的聖潔,知道他們的罪惡,並怎樣才能親近祂。

首先,神為了祂的百姓,把十條誡命交給摩西,作為治理人類的基礎。又佈了許多其他律法,論及人對神,及人對人的義務。

然後神又頒發有關建造會幕的詳細的訓示。這會幕是神與祂的百姓相交之處,是以色列民族信仰生活的中心。用作建造會幕的材料和會幕裏面的器具,都預表將要來的主耶穌和祂的工作。

與會幕有密切關係的就是祭司的職任,所以神下一個步驟就安排了祭司的制度,其人選由利未支派中摩西的哥哥亞倫及其子孫充任之。他們的服飾、工作、及擔任祭司職分的儀式等,都有詳細的描述。

當摩西在西乃山上從神接受律法的時候,以色列人鑄造了一隻金牛犢,並且敬拜它,因此破壞了律法。摩西下山看見,就摔碎了那兩塊法版,並求神不要滅絕這些百姓。之後,摩西又被召上山去,神再將律法賜給他,也應許將恩典和憐憫賜給百姓。

此時百姓甘心樂意奉獻,負起建造會幕的責任。會幕完成之後,祭司被分別為聖,穿上特別的服飾,這一切都齊全了。一朵光明的雲彩,遮蓋了會幕,表明神與祂的百姓同在。

出埃乃記所描述的,對於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教訓:

1. 逾越節預表藉著基督的血得救。
2. 經過紅海是象徵基督徒離開世俗,過分別為聖的生活。
3. 會幕及其中的服侍,說明基督徒怎樣在敬拜中親近神。
4. 祭司的職分,是表明我們的大祭司主耶鮢怎樣在神的寶座前代表我們。

 

Return to Table of Contents 返回目錄

Go to Chapter Two 去第二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