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法是否可行,並不取決於握拍方式,而是技術是否全面及與時並進
小弟認為,打法是否可行,並不取決於握拍方式,例如:中直、日直、橫拍…,而是技術是否全面及與時並進,正所謂:「學海無涯,不進則退!」。小弟認為人類是需要進步的,對於乒乓球運動,我們也需要經常勇於學習新技術,不要固步自封,對於有少部份網友仍然滿足於單面攻及幻想單面攻是最好的打法,反對學習兩面攻,實在感到難過。
中國乒乓球隊能夠在現代走上世界一流的地位,並不是因為所有技術都是源自中國,而是中國隊勇於向其他國家虛心學習,取長補短的努力成果。例如:高吊弧圈球其實係由日本發明,前衝弧圈球則是歐洲把日本的高吊弧圈球加以改良而成的。中國隊當時只有近臺快攻打法,若果只自滿於這個打法,認為弧圈球是沒用的花招,中國隊肯定無現今的輝煌成績。當年的中國隊敢於向外國學習新技術,中國世界冠軍郭躍華原本都只是傳統的正膠近臺快攻打法,後來改了反膠,學習拉弧圈球,才成為世界冠軍,而且帶領中國乒乓球隊開始有中國式直拍單面拉弧圈球的打法,近代的馬琳其實就是郭躍華的弧圈球打法後繼者。郭躍華的成功,但也曝露了直拍單面拉打法的反手位缺點,馬琳繼承了郭躍華打法的優點,也需要改善反手的缺點,所以也吸納了新技術,就是橫拉。
有人主張橫拍更有優勢,其實這說法也是有問題的。應該正確地說,兩面攻才是有優勢,而不是握拍方式。從前中國隊也有很多橫拍球員,為甚麼成績不太理想呢?曾經有一段時間,當中國隊的單面正膠近臺快攻打法被瑞典隊的反膠兩面弧圈打法徹底打敗後,中國隊的成績曾經滑落了一段時間,無論是中國或香港的專業或業餘球員,有部份都紛紛從原本的直拍握法改為橫拍,我身邊也有朋友是這樣做,可是效果不好,比賽成績更差,點解呢?原因是只更換球拍的握拍方式,但是沿用舊的單面攻技術,結果原本直拍的臺內靈活性沒有了,但是歐洲式兩面攻的優點也沒有吸納,因為不肯學習新技術,就是反手弧圈球。不是你改握橫拍,就自動有橫拍的優點。當年有好多朋友改握橫拍,只是換湯不換藥的,不肯下苦功去練反手進攻技術,反手只能搓或擋,頂多能撥。中國隊最初的橫拍球員也是一樣,無一個有反手弧圈球技術,反手通常都是靠一些旁門左道的東西呃呃騙騙去擋比人攻,搏人唔適應打失而拿分,例如:蔡振華的防弧圈。後來球例改了,要求兩面膠皮唔同色,蔡振華就立即要退役了。後來的馬文革,反手位只能彈擊,也沒有手弧圈球技術,和瑞典的瓦爾德內爾比賽,輸多贏少,瓦爾德內爾的反手能彈能拉,正反手兩面攻技術全面,優勢在此。
曾經有人話直拍的優點是臺內技術比較橫拍好,於是橫拍握拍的歐洲名將科貝爾就改良了這個缺點,發明了臺內擰拉技術。大家看見中國隊的直拍握法球員,例如:王皓,很擅長運用這技術,而且往往獲取了臺內進攻的優勢,其實這是中國隊肯虛心向外國學習,吸納新技術以豐富傳統打法的成果。王皓的直拍橫打及橫拉,其實也是從橫拍的反手進攻技術所移植過來的。因此,優勢並不在於握拍方法,而是你肯不肯經常更新豐富你的技戰術,做到更全面更先進。橫拍握法可以仍然是落後的單面攻打法,直拍握法可以是最先進的兩面攻打法,甚至日直握法也可以是最先進的打法,問題係你有沒有勇氣去虛心向別人學習新的先進技術。
現在,中國隊無論是直拍或橫拍握法的球員,全部都具備有臺內擰拉、挑打、反手弧圈球及反拉弧圈球技術。從最近的世乒賽所見,外國的年青球員也與時並進,已具備上述先進技術,只是技術水平還未及中國隊的水平。
況且,兩面攻其實係單面攻的mother set (universal set),單面攻其實係subset。你在學習兩面攻的過程,其實已經包括了單面攻的所有技術,沒有人叫你因為學習兩面攻而不學習正手弧圈球,而是正手弧圈球及反手弧圈球兩種技術都要學。你懂兩面攻打法,你同時也懂單面攻打法,在適當情況下,在反手位的來球若果球速慢,你也可以運用步法側身到反手位運用正手弧圈球搶拉,沒有人話過,你具備兩面攻的技術,凡是在反手位的來球就一定要硬性規定用反手弧圈球。學習兩面攻技術,其實係在原有的單面攻打法基礎上如虎添翼,豐富了技戰術的運用,變化組合更多,是擴展你的技戰術,而不是限制。
至於有人把2004年奧運男單決賽柳承敏日直單面攻贏王皓兩面攻打法作為日直單面攻優勢論的理據,也就是自己固步自封不肯學習新技術欺騙自己的理據。其實大家都知道這只是個別事件,柳承敏到底贏過王皓幾多次呢?大家心中有數啦,不用多講。
莫講話香港的年青專業或業餘球員,現在無論是直拍或橫拍握法,在初學階段也很著重學習反手進攻技術了。小弟在大陸練波,在球館看見無論是小朋友或長者,都努力練習反手進攻技術。由於直拍握法是中國人傳統的握拍方式,所以長者差不多清一色都是仍然握直拍,我看見好多大陸長者現在都很積極努力練習橫打,而且從練習的過程中,看見他們臉上流露的喜悅。
大陸的長者都高興地接受新技術,你們還在等甚麼呢?
2020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