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 簡介

 

1. 背景

1.1. 標題

「啟示/默示」是希臘名詞 Ἀποκάλυψις (音譯:apocalypsis)的中文翻譯,意思是啟示、揭示、披露或揭露。這是基督啟示關於自己的真理,對未來事件的揭示,即是祂的第二次來臨。

1.2. 作者

作者在(啟示錄/默示錄)中四次表明自己是約翰/若望(1:1,4,9; 22:8)。他是一位先知(22:9),也是一位在「小亞西亞/小亞細亞」教會中廣為人知的領袖,他寫了(啟示錄/默示錄)(1:4)。早期教會一致(直到第三世紀)確認他是西庇太/戴伯德的兒子約翰/若望,是十二「使徒/宗徒」之一,也是(約翰/若望福音)和(約翰/若望書信)的作者。第三世紀亞歷山大的迪奧尼修斯挑戰了使徒約翰/宗徒若望是作者的傳統論點。一些學者提出了這樣的理論,即是在(啟示錄/默示錄)中的約翰/若望是另一個被稱為長老約翰/若望的人,理據如下:

  1. (啟示錄/默示錄)有許多文法錯誤的例子。

  2. (啟示錄/默示錄)的總體結構有別於使徒約翰/宗徒若望的其他真實著作,例如:約翰福音/若望福音、書信。

  3. 當時,包括迪奧尼修斯在內的亞歷山大神學院反對「千禧年王國」的教義,這卻在(啟示錄/默示錄)第20章中明確教導了「千禧年」。

然而,除了使徒約翰/宗徒若望之外的任何其他作者的確鑿證據幾乎完全缺乏。否定作者就是使徒約翰/宗徒若望的論點是無效的,原因如下

  1. 這種不尋常的文法現象也出現於使徒約翰/宗徒若望的其他正典著作,例如:約翰一書/若望一書。

  2. (啟示錄/默示錄)與(約翰/若望福音)的風格不同,只是因為這本書作為「啟示文學/默示文學」的性質不同。事實上,(啟示錄/默示錄)和約翰/若望的其他著作在寫作風格和詞彙方面有很多相似之處。

  3. 因為這書是上主的「啟示/默示」,人類作者負責筆錄所獲得的信息,這往往超越他原本的知識水平。

  4. 對(啟示錄/默示錄)的神學偏見,似乎是否定作者是使徒約翰/宗徒若望的真正動機。

作者是使徒約翰/宗徒若望的證據,主要取決於他是否真的像本書作者所說的那樣被流放到「拔摩島/帕特摩島」(1:9)。有充份的歷史證據支持這一說法。亞歷山大的革利免使徒約翰/宗徒若望是從「拔摩島/帕特摩島」返回的。優西比烏不僅確認使徒約翰/宗徒若望從島上返回,而且確定了返回的日期是緊接著羅馬皇帝杜米仙於主後96年去世之後第二世紀的教父愛任妞在他聲明時添加了他的證詞:

  1. 約翰/若望原先定居在「以弗所/厄弗所」。

  2. 在羅馬皇帝杜米仙(主後81-96年)統治期間,他因為主耶穌基督作見證而被捕。

  3. 羅馬當局試圖用油將約翰/若望煮沸,但他奇蹟般地保存下來,這使迷信的官員感到困惑和恐懼。

  4. 然後他被流放到愛琴海的「拔摩島/帕特摩島」,在礦場做苦工。

  5. 他從流放歸來並帶領「亞西亞/亞細亞」的教會,直到他在主後98年圖雷真皇帝加冕後去世。

請參閱下面的地圖和照片,了解拔摩島/帕特摩島」的位置

顯示「小亞西亞/小亞細亞」(現代的土耳其)位置的地圖

七個教會和「拔摩島/帕特摩島」的地理位置

顯示神聖的(啟示錄/默示錄)石窟位置的地圖

使徒約翰/宗徒若望寫(啟示錄/默示錄)的地方

現代「拔摩島/帕特摩島」

全貌

現代「拔摩島/帕特摩島」

東正教的聖約翰/聖若望修道院擁有巨大的十五世紀城牆和十七世紀的戰地

使徒約翰/宗徒若望接收來自主耶穌基督的「啟示/默示」的聖像

於「拔摩島/帕特摩島」的約翰/聖若望修道院

神聖(啟示錄/默示錄)石窟的入口

神聖(啟示錄/默示錄)石窟的內部

使徒約翰/宗徒若望寫(啟示錄/默示錄)的地方

(啟示錄/默示錄)石窟的視頻:拔摩島/帕特摩島

使徒約翰/宗徒若望埋葬的聖像

於「拔摩島/帕特摩島」的約翰/聖若望修道院

聖約翰/聖若望的墓地

相傳埋葬使徒約翰/宗徒若望於「以弗所/厄弗所」的地方

1.3. 日期

有很強的傳統指出,於主後69-70年,約翰/若望去了「以弗所/厄弗所」,他在那裡牧養教會多年。根據教會歷史學家優西比烏的說法,他在杜米仙在位的第15年被流放到「拔摩島/帕特摩島」,當杜米仙於主後96年去世後,他立即從流放中返回。由於杜米仙是主後81-96年在羅馬統治,大多數保守派學者認為這本書寫於主後95-96年間。

聖經事件與第一世紀羅馬皇帝的關係

年份 羅馬皇帝的名字 聖經事件 參考
主前30 BC-主後14 亞古士督/奧古斯都

基督的降生

路加福音2:1
主後14-37 提庇留

基督傳道、死亡和復活

路加福音3:1
主後37-41 卡里古拉 - -
主後41-54 克勞狄烏斯
  1. 大饑荒

  2. 將猶太人驅逐出羅馬

使徒行傳/宗徒大事錄11:28
主後54-68 尼祿
  1. 保羅/保祿的審判

  2. 羅馬的迫害

使徒行傳/宗徒大事錄25:10-12; 27:24
主後68 加爾巴 - -
主後69 奧托 - -
主後69 維特里烏斯 - -
主後69-79 維斯帕先

於主後70年耶路撒冷的毀滅

馬太福音/瑪竇福音24:1-2
主後79-81 提多/弟鐸 - -
主後81-96 杜米仙
  1. 對基督徒的迫害

  2. 約翰/若望被流放到「拔摩島/帕特摩島」

  3. 主後95-96年之間寫(啟示錄/默示錄)

啟示錄/默示錄1:9
主後96-98 涅爾瓦 - -
主後98-117 圖雷真

約翰/若望從流放中返回

-

1.4. 場合

之所以寫(啟示錄/默示錄),是主耶穌特別吩咐約翰/若望這樣做(1:10-11,19)。這個信息隨後被發送到了七個教會,它的信息一定給那些在強大政府手中遭受強烈迫害的信徒帶來了極大的安慰。

1.5. 目的

(啟示錄/默示錄)的寫作目的如下:

  1. 鼓勵在約翰/若望時代在羅馬手中面臨可怕苦難的信徒。這在第2和第3章中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約翰/若望鼓勵教會保持忠誠。

  2. 完成主要在《舊約》和《新約》中看見的預言性真理。這本書為上主的計劃和旨意提供了統一及和諧。在某種意義上,(啟示錄/默示錄)無疑是預言真理的「巨大中央總站」,因為所有預言的軌道都在其中結束

  3. 揭示主耶穌基督這就是本書第一節經文所說的。在(啟示錄/默示錄)的篇幅中,可以看到主耶穌基督的權柄、力量和榮耀。祂被揭示為來臨審判世界並在地上建立上主「公義/正義」王國的那一位

1.6. 特點

在(啟示錄/默示錄)中可以找到一些可以被認為是「傑出」的特點,例如:

  1. 有許多《舊約》引用和典故。在(啟示錄/默示錄)的404節經文中,有278節引用了舊約》。這些被引述的經文來自希伯來文《聖經》的所有三個部分;那就是「律法/法律」、先知和聖卷。

  2. 數字「七」是經常出現的。「七」被使用了54次,比任何其他數字都多。例如:七個教會、七盞金燈臺、七顆星、七「靈/神」、書卷上的七印、七號,七「碗/盂」和七雷。數字「七」在《聖經》中經常被認為是完美或完滿。也許這就是為甚麼「七」經常出現在這完成預言細節的書中

  3. (啟示錄/默示錄)有一個擴展的審判發展。印、號和「碗/盂」審判的順序和關係將在適當的部分進行探討但在這一點上,應該簡單地指出,第七印的審判似乎具體地導致了一系列的七號審判。

  4. (啟示錄/默示錄)可以恰當地被稱為「聖經的頂峰石」。在許多方面,這本書是上主賜給人類的完整「啟示/默示」的最後一部分。許多在《聖經》早期書卷中開始的主題都在這裡完成。這確實是所有《聖經》「啟示/默示」的一個合適高潮

1.7. (但以理/達尼爾)與(啟示錄/默示錄)的相似之處

(啟示錄/默示錄)是在《新約》中獨一無二的著作,可與在《舊約》中的(但以理/達尼爾)相提並論。它是一種被稱為「啟示/默示」的寫作類型,這個詞的意思是揭秘、揭示或披露以前被掩蓋或隱藏的東西,即是不被理解的東西。(但以理/達尼爾)和(啟示錄/默示錄)的主要特點如下:

  1. 它們通常都是在迫害時期寫成的,目的是為人們提供鼓勵和保證(啟示錄/默示錄1:9; 2:9-10,13; 3:10; 6:9-11)。使徒約翰/宗徒若望在羅馬皇帝杜米仙(主後81-96年)迫害教會期間寫下了這本書。猶太民族曾遭受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拿步高(主前605-562年)的猛攻,這導致了(但以理/達尼爾)書的誕生(但以理/達尼爾1:1,2; 3:19-23)。

  2. 他們向子民保證,上主會戰勝他們(和祂)的敵人,並在地上建立「公義/正義」。那些在(啟示錄/默示錄)中提及的因忠信而殉道的人(6:9)肯定會得到伸冤(6:10,11),並且一個「新天新地」將見證上主的勝利(21:1-8)。

  3. 它們的信息是暗藏於「徵兆」和「象徵」裡,並透過夢境和/或「異象/神視」傳遞給作者(但以理/達尼爾7:1; 9:20-23; 啟示錄/默示錄1:10; 4:1,2; 17:1-3; 21:9,10)。主耶穌基督通過「徵兆」將信息傳遞給約翰/若望。這些屬物質的事物往往傳遞著屬靈真理。這裡有星和金燈臺(1:20)、天上的門開了(4:1)、獅子和羔羊(5:5,6)、一條大紅龍和兩隻獸(12:3; 13:1,11)、新娘和聖城(21:8-10),約翰/若望生動地描述了上主之希望和保證的信息。

 

2. 各式解經方法

有幾種解經方法,在論點和方法上都不同,可供運用:

2.1. 寓意或理想或靈意或不按照字面式

持寓意式解經立場的人認為(啟示錄/默示錄)只是善與惡之間經典對抗的象徵。這本書描述的是善終會勝利的事實。然而,如果這就是重點,那麼它根本不需要那麼多詳細的情節就能達成。

2.2. 歷史式

這種方法將(啟示錄/默示錄)視為在世上的教會歷史的一幅「連還圖」。持它的人相信(啟示錄/默示錄)是教會從「五旬節」到「被提」的歷史圖畫。雖然這論點確實強調了書中的預言元素,但它掙紮於「預言」和教會歷史事實之間找到相似之處。

2.3. 已實現式

將這本書的事件與主後一世紀聯繫起來,這種方法認為它們已經在大約主後100年或之後不久結束的使徒時代實現了。這種論點試圖保留本書與其最初讀者的相關性。但是,那些持有這種論點的人很難將這本書的所有細節都與第一世紀聯繫起來。這種論點並不認為這本書是真正的預言書,似乎無視作者在(1:3,19; 22:18,19)中的明確陳述。它否定本書含有預言成份是一個嚴重的弱點。

2.4. 未來式

2.4.1. 特點

這種論點被保守和正統派的解經者所採用,他們通常都是支持「前千禧年論」。這種論點已被早期教會廣泛接受。這種方法的重點是未來,特別是這個時代的結束,會應驗這本書中的大部分事件。通常第1-3章被視為文學介紹,第4-22章宣佈那些「此後必須發生的事/以後必須要發生的事」(4:1)。整本書描述的許多關鍵事件,特別是激動人心的第二次來臨和最終的一個「新天新地」境界(19:11-22:5),當然似乎還需要未來的應驗。

這種論點,人們可能會察覺到這書與在《新約》中某些其他關鍵的「末世論」章節的關係,例如:主耶穌基督第二次來臨(馬太福音/瑪竇福音24-25章; 帖撒羅尼迦後書/得撒洛尼後書1-2章),和《舊約》預言以色列將來的復興,例如:「千禧年王國」(但以理/達尼爾; 以賽亞/依撒意亞; 以西結/厄則克耳; 約珥/岳厄爾; 匝加利亞/撒迦利亞)。所描述的許多事件的規模似乎在等待 未來的應驗。然而,人們必須提防使這書與初代的讀者或整個教會歷史上的任何其他人無關,因為它的信息要旨 是在患難和迫害中帶來安慰和保證(例如:啟示錄/默示錄2:9,10; 3:9,10)。

2.4.2. 反對這種方法

對這未來式的反對意見如下:

  1. 它會剝奪早期教會的實際安慰。

  2. 這本書必須被第一代基督徒完全理解。

儘管本書的第二和第三章主要是向歷史上曾經存在的亞洲七個教會傳達信息。由於這些勸勉是在接下來幾章的預言背景下進行的,因此(啟示錄/默示錄)被視為是為整個普世教會而設計的。這本書的範圍和計劃包含在開頭的短語「要他將必須快要發生的事指示他的眾僕人/叫他把那些必須快要發生的事,指示給自己的僕人們」(1:1)表明這本書的主旨是為基督第二次降臨而鋪路的。因此,這本書對 當時將生活在地上的這一代人具有特殊意義。因為那件事沒有日期,所以它對每一代信徒都構成了挑戰。

《聖經》的大部分預言都與遙遠的未來有關,包括在《舊約》中對彌賽亞/默西亞將要來臨的應許,(但以理/達尼爾)關於未來世界帝國的預言以及無數其他的預言。如果第4至19章的事件是未來的,即使從我們今 天的論點看,它們也教導上主是至高無上的和正義必勝的有福真理。把遙遠的事件應用在近代的事情,在《聖經》中是經常出現的,例如談及天球最終都要被「烈火熔化/焚毀」(彼得後書/伯多祿後書3:10-12);然而,接下來的經文即時應用為:「所以,親愛的,既然你們等候這些事,就要竭力/為此,親愛的諸位,你們既然等候這一切,就應該勉力 ...」(彼得後書/伯多祿後書3:14)。

那些拒絕未來式立場的人的其中一個共同假設是,(啟示錄/默示錄)是約翰/若望的個人思想創作,所以只有他這一代的人才能理解。不過,在《聖經》中的預言,正如(但以理/達尼爾12:4,9)的例子所示,作者或他那一代 的人不一定可以理解。《舊約》的偉大先知是否一定可以理解他們所寫的呢,這是值得懷疑的(彼得前書/伯多祿前書1:10-12)。預言的性質是,除非到了應驗的那一代,否則它不可以被理解。

2.4.3. 這方法的優點

與(啟示錄/默示錄)的其他方法比較,未來式立場具有以下優點:

  1. 允許對書中的具體預言進行更字面的解釋。儘管承認各種預言中頻繁出現的象徵意義,但這些象徵所預示的事件及其解釋被視為以正常方式應驗。

  2. 提供對未來應驗的主要事件的一個相對清晰的理解,並傾向於將(啟示錄/默示錄)視為比其他解經原則更規範的一個文學作品。

  3. 它提供了解釋整本《聖經》的一致方法。 如果我們能接受主耶穌基督的第一次來臨和洪水對地球的破壞(創世記/創世紀7:1-19),那麼我們也應該相信主耶穌基督的第二次來臨(22:20)及大地被火革新(20:9-15)。

  4. 它提供了與《新約》和《舊約》中包含的其他《聖經》預言的一個相關聯繫。例如:在《舊約》各種預言中描述的彌賽亞/默西亞王國、在(但以理/達尼爾9:24-27)描述的「七年災難期」、在(馬太福音24:3-44)記載的世界末日徵兆。

2.5. 已實現/未來式(兼收並蓄式)

它也被稱為「兼收並蓄式」。這種方法結合了幾種方法的優點,認真對待初代讀者的信息,承認本書中等待未來實現的部分並為各個時代的基督徒找到相關的屬靈信息。本釋經書將採取「兼收並蓄式」。

2.6. 現代態度

一些學者和基督徒認為這本書是現時不可理解的,所以他們認為不值得研究它。這些人有時會指出(啟示錄/默示錄)的許多解釋方式並認為這些論點分化基督徒。因此,他們避開了(啟示錄/默示錄)。

天秤的另一個極端是那些相信在(啟示錄/默示錄)中的每一個細節都極其重要的人;他們認為,通過努力研究,可以弄清楚未來的細節會是怎樣。有些人去得好盡,甚至開發了大量的末世論圖表,而另一些人甚至為「教會被提」設定了日期。這種論點似乎過分解讀(啟示錄/默示錄)。

也許今天信徒的正確態度應該介乎於這兩個極端之間。(啟示錄/默示錄)是上主賜給人 類的《新約聖經》正典的一部分。祂說《聖經》:「於教訓、督責、使人歸正、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叫屬上主的人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為教訓、為督責、為矯正、為教導人學正義,都是有益的,好使天主的人成全,適於行各種善工。」(提摩太後書/弟茂德後書3:16-17)。應該以個人的參與和互動來處理,以期為祂的「榮耀/光榮」帶來一個改變的生活

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應該接受每種方法的積極貢獻,及避免其弱點。

 

3. 歷代解經史

3.1. 後「使徒/宗徒」時期

至少在約翰/若望寫 下(啟示錄/默示錄)後的頭一百年裡,教會領袖們從他們的角度來看是明顯是支持「前千禧年論」的。他們期待主很快再來,伴隨著信徒的複活,耶路撒冷的重建,一千年的地上統治,然後是普遍的複活和審判。

前千禧年論

3.1.1. 賈斯汀殉道者(主後100-165)

賈斯汀殉道者是主後第二世紀的基督信仰護教者。自耶路撒冷和聖殿於主後70年被毀,賈斯汀相信耶路撒冷將被重建,粉飾和擴大,基督將居住在耶路撒冷一千年,在這一千年的「千禧年」開始時,將有死去的義人復活正如先知以西結/厄則克耳以賽亞/依撒意亞及其他人所宣稱的那樣,此後所有死去的不義的人的複活和永恆的審判都會發

3.1.2. 愛任妞(主後120-202)

在他的的著作《對抗異端》中,他清楚地闡述了一個在敵基督/假基督統治之後將出現的一個在地上為期一千年的「千禧年王國」。這王國將建立在更新的耶路撒冷。他把(啟示錄/默示錄)第13章的「獸」等同於(但以理/達尼爾第7章)的「小角」,兩者都指將在末末日統治的敵基督/假基督。此外,他將「一載二載半載/一段時期、兩段時期和半段時期」(啟示錄/默示錄12:14)理解為三年半的時間,在此期間,當他來時,他將統治地球。他認為,根據(但以理/達尼爾第2和第7章的預言,現在的王國(即是羅馬)最終將分成十位國王。

敵基督/假基督的統治將因主的再來而終止。主 會把敵基督/假基督和他的追隨者扔「入火湖/火坑」;為義人帶來「千禧年王國」的時代,即是安息,神聖的第七日;將應許的產業歸還給亞伯拉罕/亞巴郎。「千禧年王國」應該在同一個球範圍內,上主的子民在當中經歷了他們在地上的生活。

「義人的復活」這詞是指這個屬地上的王國時期,上主的子民將復活以享受這祝福的時間。那些在「災難期」中倖存下來的人將以他們的自然肉身進入「千禧年王國」,他們將在地上繁衍。這似乎表明他並不支持「災後被提論」。

最後,愛任妞認為「千禧年王國」是為「新天新地」做預備的訓練期。然後,天上的「新耶路撒冷」將會降臨,義人在先前地上的耶路撒冷預先接受紀律和廉潔訓練,並為「救恩」做好預備。然後,當一切事物都被更新時,我們將真正居住在「上主之城」裡。他聲稱這是約翰/若望親自傳下來的教訓。

3.1.3. 希波利圖斯(主後236)

希波利圖斯在羅馬的教會擔任長老和教師。他寫了一本關於(但以理/達尼爾)的釋經書,也是一位「前千禧年論」支持。他認定(啟示錄/默示錄)第13章的「獸」就是(但以理/達尼爾)第7章的第四獸(即是羅馬帝國)。敵基督/假基督將統治年半,但數字666要到將來才能被理解。他似乎將大淫婦大巴比倫理解為羅馬。

3.1.4. 維克托裡努斯(主後303)

維克托裡努斯是維也納附近的佩陶的主教。他值得注意,因為他的(啟示錄/默示錄)釋經書是 現存最早的釋經書之一。受到帕皮亞愛任妞希波利圖斯的影響,他以「字面解經」和「前千禧年論」的論點去理解(啟示錄/默示錄)。他認為敵基督/假基督將會迫害教會,故此逃到曠野的「婦人/女人」象徵信徒逃離敵基督/假基督的 大軍。在(啟示錄/默示錄)第13章中的第二隻獸將在耶路撒冷的聖殿中樹立敵基督/假基督的形像。

3.2. 亞歷山大學派的影響

儘管延續到主後二世紀之後仍有一些字面上的「前千禧年論」得到見證,但亞歷山大派在主後二世紀末的崛起開始影響對《聖經》的解釋方法。關鍵因素是從基本以「字面解經法」到「寓意解經法」的轉變。 與亞歷山大學派有關的最有影響力的人是俄利根(他曾受到亞歷山大的革利免的影響)。

3.2.1. 俄利根(主後185-254)

在亞歷山大的革利免(主後150-215年)之前,「後『使徒/宗徒』時代」的教父們(一般而言)期待主很快再來以建立一個地上彌賽亞/默西亞王國。基督第二次來臨的延遲,加上受到希臘思想和菲洛早期著作的影響,導致了對預言的「非字面解釋」論點。俄利根反對主後二世紀教父們的「前千禧年論」。根據俄利根的說法,(啟示錄/默示錄)的奧秘只能透過靈性的感覺去理解。主耶穌會來,不是肉眼,而是在靈裡在地上建立祂完美的王國。祂再來的時間將與即將到來的撒但/撒殫之子敵基督/假基督的作惡高峰相吻合。要從寓意的角度去理解「異象/神視」所代表的意思;例如:「龍的七個頭」代表七宗大罪,「十角」代表像蛇的犯罪力量,它攻擊了內在的生命。

3.2.2. 美多德(主後311年)

美多德遵循俄利根的「寓意解經」程序。一般而言,要從寓意的角度去理解「異象/神視」,例如:「婦人/女人」生了一個孩子是教會帶領孩子進入屬靈的生命,及她從魔鬼的攻擊中解脫出來。「獸」是肉體慾望的一個象徵。

3.2.3. 泰科尼烏斯(主後370-390)

泰科尼烏斯認為他們才是真正的教會,正受到在(啟示錄/默示錄)中預言的撒但/撒殫勢力的迫害。他的方法是徹底的寓意化。對他而言,「千禧年」的統治是在教會中體現的,介於基督第一次和第二次來臨之間。耶路撒冷象徵教會,而巴比倫象徵反基督徒的世界。他還採納了「重述論」。

3.2.4. 奧古斯丁/奧思定(主後354-430)

奧古斯丁/奧思定採納了泰科尼烏斯的「寓意解經法」以及他對「重述論」的偏愛,後者包括這樣的想法:(啟示錄/默示錄)第20章是對基督第二次來臨之前時期的重演,而不是按時間順序連續的時期。像泰科尼烏斯一樣,奧古斯丁/奧思定認為「千禧年」 的統治是由基督兩次來臨之間的時期來代表的。雖然奧古斯丁/奧思定並沒有發明這些論點,但事實上他是更具影響力的作家,他做了更多的宣傳這些論點。雖然奧古斯丁/奧思定沒有寫關於(啟示錄/默示錄)的釋經書,但他對部分(啟示錄/默示錄)的解釋反映於他眾多的著作中(特別是《上主之城》)。

3.3. 從主後500到1000

這時期的特點是大部分都受到泰科尼烏斯奧古斯丁/奧思定的影響,喜歡「寓意解經法」。隨著主後1000年的臨近,對「千禧年王國」的期待再次浮出水面泰科尼烏斯的論點透過安德里亞斯的 釋經書在東方盛行,在西方則透過普里馬修斯

3.3.1. 安德里亞斯(主後6世紀)

安德列亞斯(卡帕多西亞的凱撒利亞主教)說,「千禧年王國」,與泰科尼烏斯奧古斯丁/奧思定一樣, 始於基督的地上生活,並將持續到對祂的認識無處不在,年數象徵完整和眾多。第一次復活是信徒從靈性死亡中復活;巴比倫代表的不是羅馬,而是世界強國的總和;聖殿就是基督的教會,敵基督/假基督將會出現。他認為,前五個「印」的審判已過去了,其餘的審判則涉及未來。他認為「七個王/七位君王」(啟示錄/默示錄17:9-10)是世界權力的七個化身,第六位是羅馬,第七位是君士坦丁堡。

3.3.2. 普里馬修斯(主後6世紀)

普里馬修斯是北非的德魯梅圖姆主教,並在主後543-44年之前寫了一本(啟示錄/默示錄)的釋經書。他深受泰科尼烏斯奧古斯丁/奧思定論點的影響和依賴。然而,他有幾點是偏離「寓意解經法」而採取比較實際的解經法(例如:敵基督/假基督是一個來自「但/丹」支派的人)。

3.3.3. 貝倫高杜斯(主後9世紀)

他的主要貢獻是把審判系列視為跨越廣泛的時間範圍。他將前六個「印」解釋為涵蓋從亞當到猶太人在耶路撒冷陷落中被驅逐的這段時期;前六個「吹號/號角」是上主從《聖經》歷史開端派來的傳道人,一直到教會的最新捍衛者,第七個「吹號/號角」代表在敵基督/假基督時代將會來臨的傳道人;「獸」的角是摧毀羅馬帝國的野蠻部落。也許他的方法為後來方法鋪了路,後者在(啟示錄/默示錄)中看到了廣泛的教會歷史和世界

3.4. 從主後1000年到宗教改革

主後1000年的臨近帶來了更高的期待感。雖然奧古斯丁/奧思定將「一千年」視為一個無限期的象徵,但也有許多人認為,雖然「千禧年」代表基督兩次來臨之間的時期,但它是一千年的間隔

3.4.1. 菲奧雷的約阿敬(主後1135-1202)

約阿敬是義大利的西多會修士。對於約阿敬來說,「千禧年」被認為是未來的,但不是字面上的一千年。「獸」代表魔鬼,但在其他時期,「獸」就是穆罕默德主義。「致命傷/致死的傷」是伊斯蘭教在十字軍東征中遭受的創傷,但仍然倖存下來並從中恢復過來假先知代表困擾教會的異端者。他抨擊世俗化的思維廣泛地滲透入教會。(啟示錄/默示錄)被利用為在教會內部培養改革的思想。在隨後的幾年裡,教會內部的改革呼聲導致了「教皇/教宗」本人的攻擊。因此,「獸」被理解為「教皇/教宗」(即是敵基督/假基督),而羅馬天主教會就是「騎在獸上的大淫婦」(啟示錄/默示錄第17章)。請記住,這個概念早於宗教改革本身。

3.4.2. 萊拉的尼古拉斯(主後1265-1349)

萊拉的尼古拉斯,是一位在巴黎學習神學的方濟會學者(主後1308 年)。他關心闡述《聖經》字面的意思,而不是當時的「寓意解經」。在他看來,(啟示錄/默示錄)旨在描述從「使徒時代/宗徒時代」直到世界末日的所有教會歷史(在整個教會歷史中逐步應驗)。他聲稱從本書中找到了諸如:伊斯蘭教、查理曼大帝和十字軍東征的興起和傳播等事件的參考資料。然而,他認為「千禧年」已經到來,並預計撒但/撒殫將在歷史終束前再次被釋放。尼古拉斯認為(啟示錄/默示錄)描述了整個教會歷史「歷史式解經方法」)的想法對後來的解經家產生了重大影響,特別是宗教改革者(包括馬丁路德) 。

3.5. 從宗教改革到主後18世紀

「歷史式解經方法」是天主教會以外的主流方法。然而,文學批判派( 對《聖經》無誤性的攻擊)在主後18世紀的興起為(啟示錄/默示錄)提供了其他論點。

3.5.1. 宗教改革的歷史式解經方法

對於馬丁·路德和其他宗教改革者來說,這種「歷史式解經方法」被廣泛採用。在他們對天主教會的抨擊中,「獸」是容易被視為「教皇/教宗」,而「騎在獸上的大淫婦」則被視為羅馬天主教會(啟示錄/默示錄第17章)。相比之下,天主教會將馬丁·路德和其他宗教改革者視為敵基督/假基督, 將各種基督新教宗派視為假先知。每一代的人似乎都從書 中可以找到和自己年代相關的事件和人物(從君士坦丁到拿破崙)。

「歷史式解經方法」(因馬丁·路德而流行)受到知名人士的歡迎,包括:約翰·威克利夫約翰·諾克斯威廉·廷代爾烏爾里·希茲溫利菲力浦·梅蘭奇頓艾薩克·牛頓爵士約翰·衛斯 理喬納森·愛德華茲喬治·懷特菲爾德查理斯·芬尼查理斯·司布真馬太·亨利亞當·克拉克等。

當代的解經家如 今幾乎完全摒棄了「歷史式解經方法」。有些人會採取「重述論」去理解多個審判週期(即是「號」和「碗/盂」基本上重複了「印」的審判),而其他人則將這些週期視為教會歷史的一個漫長的展開。

3.5.2. 羅馬天主教的解經方法

為了抵抗側重於抨擊天主教和「教皇/教宗」的「歷史式解經方法」,某些天主教釋經員提供了另外的解經方法。

3.5.2.1. 法蘭西斯·里貝拉(主後1537-1591)

一位名叫里貝拉的西班牙耶穌會士和薩爾曼卡大學教授於主後16世紀後期發表了一本(啟示錄/默示錄)的釋經書。里貝拉將前五個「印」與過去的年代扯上關系(即是從「使徒/宗徒」到羅馬皇帝圖雷真的迫害日子),本書的其餘部分(從第六「印」開始)有待末後的日子。藉此,他消除了試圖將教會歷史的各種事件與(啟示錄/默示錄)中的細節聯繫起來的投機傾向。他把「獸」就是「教皇/教宗」的解釋轉移到未來尚未到來的個人身上

3.5.2.2. 阿爾卡扎爾(主後1554-1613年)

另一位名叫阿爾卡扎爾的西班牙耶穌會士(他的釋經書發表於主後1614年)採取了與里貝拉截然不同的方法,他採取「已實現式解經方法」去解釋這本書的大 部分內容。只有最後幾章(啟示錄/默示錄第20-22章)著眼於未來。一方面,阿爾卡扎爾的方案是一種「歷史式」的方法,這本書探討了從福音到整個教會歷史中的進展。然而,由於其中大部分與主後476年之前的教會歷史有關,因此它基本上是「已實現式」。他的方法消除了任何未來的災難或一位未來的敵基督/假基督儘管里貝拉的方法大相徑庭,但這兩種方案都旨在達致同一個目標:對抗遵循主流「歷史式解經方法」的基督新教徒對天主教的攻擊。阿爾卡扎爾模式為後來的解經者採 取「已實現式解經方法」鋪了路,他們把這書解釋為羅馬帝國於第一世紀迫害基督宗教。

3.6. 主後19至20世紀的發展

儘管「宗教改革時期」的「歷史式解經方法」已經式微,但過去兩個世紀見證了「已實現式」、「寓意或理想式」、以及「未來式」解經方法的崛起。後一種方法,將(啟示錄/默示錄第4-20章)的大部分內容理解為尚待應驗的事件,是當今佔主導地位的方法。

3.6.1. 已實現式解經方法的崛起

「已實現式解經方法」於近代獲得以下三個不同的陣營採用:

  1. 批判派學者;

  2. 保守派學者; 和

  3. 重建主義者。

「已實現式」支持者通常會以與起初的 聽眾最相關的優點為自己的立場辯護。此外,在(22:10)中對約翰/若望「不可封了這書上的預言/不可密封本書的預言」的指示似乎與「隱藏封閉/密封」的指示(但以理/達尼爾12:9)形成對比。倡導者認為這表明對在不久的將來應驗的期望

3.6.1.1. 批判派學者

於1791年,約翰·艾希霍恩(主後1752–1827年)提出了一個理論,即是(啟示錄/默示錄)代表了一首偉大的歷史詩,以戲劇性的形式描述了基督宗教戰勝猶太教和異教,分別以耶路撒冷和羅馬為象徵。他的戲劇性方法影響了其他人去著重研究這本書對原作者和他當時的讀者有甚麼意義。

其他批判性研究則強調參考第一世紀之前和期間的其他「啟示文學/默示文學」著作去檢驗(啟示錄/默示錄)。他們認為約翰/若望寫 作的背景是期望基督宗教信仰在不久的將來可獲伸冤,但這並沒有實現(因此,約翰/若望錯了)。遵循這「已實現式」的批判派學者包括:羅拔·查理斯ICC釋經書》和若瑟夫·福特Anchor Bible釋經書》。

3.6.1.2. 保守派學者

他們基本上採取「已實現式」去處理這本書。亨利·巴克萊·斯威特認為這本書是在杜米仙統治的後期寫成的,主要是為約翰/若望自己的時代寫的。因此,這本書對早期的教會有特別意義,故此書中大部分的內容都已實現了。格雷格指出,這種論點的優勢在於與起初的讀者直接相關,這是我們強烈期望在書信中找到的特點。最近,主張「無千禧年王國論」的教師史普羅採取了「已實現式」方法,視(馬太福音/瑪竇福音第24章)的事件為已實現於主後70年。

3.6.1.3. 重建主義者

一種現代形式的「後千禧年論」已經出現,正如那些重建主義者所提倡的。這個現代運動呼籲將《舊約》的「律法/法律」強加於整個現代社會。「後千禧年論」是他們神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他們相信社會最終能夠改變為全民信奉基督,當上主的「律法/法律」(包括摩西/梅瑟的盟約)適用於整個社會時。因此,在他們的神學系統中,沒有空間容納一個由敵基督/假基督領導的敵對上主的政治體系,它將由基督再來時被推翻。他們通過將應驗的細節歸結為主後70年耶路撒冷的被毁以減輕(啟示錄/默示錄)給他們的系統帶來的困難。與早期的「已實現式」相比,重建主義者爭論(啟示錄/默示錄)是成書於更早的日子,以便把這書的細節與主後70年所發生的事情聯繫起來。

後千禧年論

3.6.2. 寓意或理想或靈意或不按照字面解經方法

這種方法透過尋找故事中的寓意,避免了歷史關聯的困難這樣的釋經者避免識別歷史上的特定人物或事件。因此,約翰/若望的「異象/神視」含意是要在寓意上去理解。善良戰勝邪惡、基督戰勝撒但/撒殫、殉道者的伸冤及上主的主權等偉大主題在整個(啟示錄/默示錄)中都得到了體現,而沒有必要參考單一的歷史事件。「一隻獸從海裏上來/從海裏上來一隻獸」可以被解釋為是任何時代受撒但/撒殫鼓動的對教會的政治迫害,而「一隻獸從地裏上來/一隻獸由地中上來」則可以被解釋為 是異教或腐敗宗教對基督信仰的迫害。這種方法早於威廉·米利根的(啟示錄/默示錄)釋經書於1889年在倫敦出版時就已被看到。有時,這甚至會與「已實現式解經方法」結合。最近萊昂·莫裡斯米高·威爾科克在其釋經書中採納了某種形式的涉及靈意的混合方法

3.6.3. 未來式解經方法

大部分當代福音派學者都堅持某種形式的「未來式解經方法」,當中(啟示錄/默示錄)第4-22章將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應驗。這已被「時代論者」推廣,雖然他們並非唯一採取「未來式解經方法」的人。

儘管「未來式解經方法」的例子可以追遡到19世紀前,但它主要是約翰·納爾遜·達秘的著作和於1830年左右開始的「普利茅斯弟兄運動」開始普及這種方法。到本世紀下半葉,「聖經會議運動」(大約開始於 1876 年)在確立「未來式解經方法」方面做得更多。 兩項重要工作於1909年進一步影響了這種方法。第一塞斯的(啟示錄/默示錄)講座,第二項是《司可福串注聖經》的出版。這種方法通過開辦穆迪聖經學院達拉斯神學院等學校繼續向大眾傳播。哈爾·林賽的著作《末日的偉大行星地球》於1970年出版(銷量超過二千萬冊),將「未來式解經方法」帶到了美國福音派的前線。由於「未來式解經方法」有不同立場的「千禧年論」學者支持,所以在解經細節上會有差異也不足為奇。此外,有些人不會被視為嚴格的「未來式解經」 者。例如:羅拔·莫茲艾倫·詹森,他們的解經方法結合了「未來式」和「已實現式」。

「未來式解經方法」有至少三種不同的變異體:

  1. 無千禧年論

  2. 前千禧年論 - 非時代論

  3. 前千禧年論 - 時代論

3.6.3.1. 無千禧年論

有些「無千禧年論」學者採取了一般的「未來式解經方法」(例如,貝克威斯,1919年)。他們相信敵基督/假基督將會出現於地上的一個字面上真實的「災難期」。然而,在第二次來臨後,將不會有一個在地上的「千禧年」。因此,當他們睇到(啟示錄/默示錄)第20章時,他們會認為這是對基督第一和第二次來臨之間整個教會時代的描述(寓意化這個數字1000)。

無千禧年論

3.6.3.2. 前千禧年論 - 非時代論

「前千禧年論 - 非時代論」學者主張「災後被提論」,故此認為教會要經歷「災難期」的試煉。教會在「災難期」結 束後,才獲「被提」。在基督第二次來臨後,將有一個「千禧年」 時期。有些人,比如:喬治·拉德會堅持一個字面意義上的1000年千禧年(就像時代論學者一樣)。其他人可能會堅持一個「千禧年」,但不一定為期一千年(參閱艾倫·詹森的著作《釋經者的聖經釋經書》)。

災後被提論

3.6.3.3. 前千禧年論 - 時代論

時代論者」堅持教會將在「災難期」之前「被提」(即是「災前被提論」)並且不會經歷這些審判,因為「被提」將發生在(啟示錄/默示錄)第 4之前。「時代論者」也會從字面上看見書中提及的以色列。因此,(啟示錄/默示錄)第12章的「婦人/女人」就是以色列,並且猶太人在「災難期」間將受到敵基督/假基督的迫害。由於「前千禧年論」學者也是「災前被提論」學者,他們會從字面上理解在(啟示錄/默示錄)中的一千年統治,為字面上的一千年,並將其等同於地上的「千禧年」。採取這一般方法的「時代論者」,包括:約翰·納爾遜·達秘司可福司可福串注聖經》、克拉倫斯·拉金查理斯·瑞里德懷特·五旬節約翰·沃爾沃德哈爾·林賽羅 拔·湯瑪斯。最近,馬文·佩特提議一個「漸進式時代論」方法,採取「已經-尚未」的釋經法去解釋(啟示錄/默示錄)。根據馬文·佩特的說法,主後70年古耶路撒冷的毀滅有一個初步的和部分的應驗,但在基督第二次來臨前的「災難期」中還有一個未來和更完整的應驗。他將「獸」視為羅馬帝國的皇帝崇拜作為過去的部分應驗),但也視為一位未來的敵基督/假基督

災前被提論

(關於歷代解經史的詳細資料,請閱讀 Dr. J. Paul Tanner, The Book of Revelation, Appendix D, 25 April 2002.

 

4. 「時代論」

在進入(啟示錄/默示錄)第1章之前,我想介紹一個與《聖經》預言解釋有關的重要解釋學系統。它被稱為「時代論」。「時代論者」認識到不同的管家職分或時代,人類被主託付於其中,他們教導說,在每個時代對上主的「啟示/默示」的回應是憑「信心/信德」。「時代論者」依循兩個基木原則去建立他們的釋經系統:

  1. 保持一致的字面解釋方法﹔及

  2. 保持以色列人與教會之區別。

4.1. 「時代論」的定義

一個時代可以被定義為「實現上主旨意的一個可區分的管理體系。」

《聖經》強調了不同的世代或時代。(約翰福音/若望福音117)說:「律法是藉著摩西頒佈的;恩典和真理卻是由耶穌基督來的。/因為法律是藉梅瑟傳授的,恩寵和真理卻是由耶穌基督而來的。」約翰/若望指出,基督的新時代是與摩西/梅瑟的律法時代形成鮮明對比。在摩西/梅瑟統治下的時代被稱為「律法/法律」,而主耶穌基督的被稱為「恩典/恩寵」。

(加拉太書/迦拉達書3l9-25)解釋了「律法/法律」的時期:它是「添加的」並一直有效直到基督降臨。「律法/法律」的要旨是將所有人定罪,並引導他們信靠基督。像家庭教師一樣,待孩子長大成熟時,他的工作便完成了,故此基督來臨後,「律法/法律」的功能也如今完成了(加拉太書/迦拉達書325)

4.2. 「時代論」的特點

「時代論」將世界視為一個由上主管理的家庭。在這個家裡,上主給予人類作為管理者的某些責任。若人類在這樣的管理(時代)下順服上主,上主就應許賜福;若人類不順服上主的命令,祂應許審判。故此,在一個時代中通常都看見三方面:

  1. 考驗;

  2. 失敗; 及

  3. 審判。

在每一個時代,上主都給予人 類一個考驗,人失敗了,就會有審判。「時代論者」只不過是承認上主對待不同時代或管治體系的人類有不同的方式。劉易斯·斯佩里·查弗曾經說過,如果一個人在敬拜上主時不把一隻羊羔帶到祭壇上,那麼他就是一個「時代論者」。一個在周日而不是周六敬拜的人也是一個時代論者,因為他認識到安息日是給以色列的,而不是教會的(出埃及記/出谷紀20:8-11)。

4.3. 時代的劃分

時代的劃分數目並不像承認有時代的存在那麼重要。許多「時代論者」建議有以下七個:

時代的劃分

時代

時期 說明 考驗 失敗 審判

亞當夏娃/
亞當厄娃

(主前4004年至3970年)

這涵蓋了亞當墮落之前的時間(創世記/創世記128-36)

不要吃那果子(創世記/創世記2:15-17) 他們吃了果子(創世記/創世記3:14-24) 咒詛和死亡(創世記/創世記3:7-19)
無 知

亞當/
亞當
諾厄

主前3970年至2367年)

(羅馬書215)表明上主在「律法/法律」時代之前,是透過人的良知對待人。其他人將這個時代稱為「自決」或「道德責任」時期。這時期涵蓋了(創世記/創世記4l-814)

向上主獻祭的方式(創世記/創世記4:3-7; 羅馬書2:14-15) 人類的敗壞(創世記/創世記6:5,11-13) 大洪水(創世記/創世記6:7,13; 7:11-14)
良知

亞伯拉罕/
諾厄
亞巴

主前2367年至1930年)

這涉及到挪亞/諾厄之約的特點:動物對人類的恐懼,承諾不再有洪水,以及藉著死刑制度保障人類的生命。這時期涵蓋了(創世記/創世記815-119)

分散並重新充滿地球(創世記/創世記9:1-7) 沒有分散並建造「巴別塔/巴貝耳塔」(創世記/創世記11:1-9) 混亂語言(創世記/創世記11:5-9)
人治

亞伯拉罕摩西/
亞巴
梅瑟

主前1930到1500)

這涵蓋了族長時期,在此期間,上主命定他們應該以「信心/信德」回應祂的「啟示/默示」。這時期涵蓋了(創世記/創世記1110)(出埃及記/出谷紀1827)

住在應許之地(創世記/創世記12:1-5) 留在埃及(創世記/創世記50:20,24-25; 出埃及記/出谷紀1:8-14) 在埃及做奴隸(出埃及記/出谷紀1:8-14)
應許

摩西基督/
梅瑟
基督

主前1500年至主後33年)

該「律法/法律」作為憲法賦予以色列國,時期涵蓋(出埃及記/出谷紀191)(使徒行傳/宗徒大事錄126)。「律法/法律」一直生效,直至基督的死亡及「聖靈/聖神」的降臨。

遵守「律法/法律」(出埃及記/出谷紀19:1-8) 違背律法並拒絕基督使徒行傳/宗徒大事錄2:36; 7:51-53) 全球分散(申命記/申命紀28:63-66; 路加福音21:20-24)
律法/法律

教會時代
主後32年至?)

雖然「恩典/恩寵」在每個時代都是顯而易見的,但在基督再來時卻是獨一無二的。藉著基督的來臨,上主讓世人都知道祂的「恩典/恩寵」。這時期涵蓋了(使徒行傳/宗徒大事錄21)(啟示錄/默示錄3:22)

相信基督並保持教義/教理」純正(約翰福音/若望福音1:12; 羅馬書8:1-4; 以弗所書/厄弗所書2:8-9; 提多書/弟鐸書2:11-14) 不信和變節(約翰福音/若望福音5:39-40; 提摩太後書/弟茂德後書3:1-7; 帖撒羅尼迦後書/得撒洛尼前後2:9-12) 七年災難啟示錄/默示錄6:1-16:21)
恩典/恩寵

仍然未來
(1000年)

這涵蓋了在(啟示錄/默示錄204-6)中描述的時期,那時基督將返回地上掌權一千年。

服從並敬拜基督(以賽亞/依撒意亞11:3-5; 撒迦利亞書/匝加利亞14:9,16; 啟示錄/默示錄19:15) 最後的反叛(啟示錄/默示錄20:7-9) 毀滅不敬虔的人(啟示錄/默示錄20:11-15)
千禧年王國

4.4. 「時代論」強調教會與以色列的區別

「時代論者」強調,以色列總是指雅各/雅各伯的肉身後裔,永遠不要與教會混淆以色列這名稱表明它總是用來表示雅各/雅各伯的肉身後裔,從來沒有在「寓意化」的意義上用來指教會儘管「非時代論」者經常將教會稱為「新以色列」,但這是一個沒有根據的稱呼

「時代論者」教導說,上主對以色列人有一個獨特的計劃,對教會也另有一個獨特的計劃。給一個人的命令不是給另一個人的命令;對一方的應許不是對另一方的應許。上主呼召以色列遵守安息日(出埃及記/出谷紀208-11),但教會則遵守主日(哥林多前書/格林多前書162)。以色列耶和華的妻子(何西亞/歐瑟亞31),但教會則是基督的身體(歌羅西書/哥羅森書124)

(哥林多前書/格林多前書1032)重要地指出,在教會誕生之後,以色列與教會之間是存在著區別的。在(羅馬書1125-26)中,保羅/保祿廣泛討論了以色列將 被拯救的未來強調以色列對未來的獨特盼望。經文將以色列人與外邦人進行對比:「等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直到外邦人全數進入天國為止:那時,全以色列也必獲救 ...

「時代論者」堅持教會以色列完全不同的 。這從幾個方面去論證

  1. 教會是一個奧秘,在《舊約》中是不為人知的(以弗所書/厄弗所書3l-9﹔ 歌羅西書/哥羅森書126)

  2. 教會由猶太人和外邦人組成;外邦人與猶太人同為後嗣,但不用歸化猶太教 這在《舊約》中是不可以的(以弗所書/厄弗所書36)。當時猶太教徒試圖將外邦人歸 於「律法/法律」之下時,這問題在(使徒行傳/宗徒大事錄)第15章中得到了解決。

  3. 教會時代直到(使徒行傳/宗徒大事錄)第2章才開始

  4. 教會將於「災難期」之前的「被提」時結束它在地上的存在(帖撒羅尼迦前書/得撒洛尼前書416-1759﹔啟示錄/默示錄310)

4.5. 「時代論」著重按字面解釋預言

「時代論者」遵循一貫的按字面解經方法,這方法擴展到「末世論」研究。字面解經是同時顧及字面和象徵性的言詞。「時代論者」堅持按字去解釋《聖經》預言,儘管它們充滿了象徵性的言詞。除了一致性之外,在基督第一次來臨時已經應驗的預言證明了字面意完全有理由預計有關基督第二次來臨的預言也是按字面意應驗的。

「時代論」建基於上主給予以色列無條件的應許這個事實,正如亞伯拉罕/亞巴郎之約的應許(創世記/創世記12:l-3)。在這一點,上主應許給亞伯拉罕/亞巴郎一塊土地和肉身的後裔。「時代論者」相信,這些應許在未來將會按字面應驗於以色列身上。而非「時代論者」則 將這些預言作寓意化的解釋,並將它們應用於教會。

由於「時代論者」試圖在在字面解經上保持一致,所以在《舊約》中有關以色列的預言都受到重視。再者,這些預言是屬於以色列雅各/雅各伯的後裔,而不是教會。在《舊約》中那些無條件的盟約是給予以色列,包括:

  1. 亞伯拉罕/亞巴郎之約(創世記/創世記12l-3)應許以色列得 一塊土地、後裔和蒙福;

  2. 巴勒斯坦之約(申命記/申命紀301-10)應許以色列將重返這片土地;

  3. 大衛/達味之約(撒母耳記下/撒慕爾紀下712-16)應許彌賽亞/默西亞將從猶大而出,並得著一個寶座和一個王國,統治以色列; 及

  4. 新約(耶利米/耶肋米亞3131-34)應許以色列得著屬靈的途徑以使這民族將進入蒙福和接受寬恕

如果這些盟約是按字面意思和無條件地理解的,那麼以色列就有一個有別於教會的未來在此基礎上,「時代論者」贊同字面上的一個「千禧年」是為了以色列,它彌賽亞/默西亞在祂的第二次來臨時建立的(啟示錄/默示錄1911-19)但在以色列將進入這蒙福之前,這民族必須悔改並承認主耶穌就是彌賽亞/默西亞。「災難期」的一個主要目的是管教以色列,使到這民族以「信心/信德」接受彌賽亞/默西亞(耶利米/耶肋米亞307﹔以西結/厄則克耳2037-38﹔但以理/達尼爾924-27)。故此,「災難期」將沒有教會的 參與點,它將在「災難期」之前「被提」(帖撒羅尼迦前書/得撒洛尼前書416-1759﹔啟示錄/默示錄310)。「災難期」的目的與以色列有關,而不是教會。這就是「時代論者」堅持「災前被提論」的一個主要原因。

 

5. 解釋《聖經》預言的原則

5.1. 啟示文學/默示文學

「啟示文學/默示文學」有以下目的:

  1. 適合它的術語去描述未來。給先知一種談論未來事物的工具,若果他採用未來的名稱去描述他寫作時尚未存在的事物,那將是不可理解的

  2. 為了劇世界末日預言涉及具有重大意義的宇宙事件,採取象徵性的字眼給予了它們更大的發揮空間。

(啟示錄/默示錄)是在《新約》中唯一的書符合「啟示文學/默示文學」的範疇。由於其預性,它被用來描述一種文學體裁;「啟示文學/默示文學」的主要特點是具有高度的象徵意義。然而,這種體裁的複雜性在於,並非所有的言詞都是象徵性的。例如:

「我又看見一位天使從天降下,手裏拿著無底坑的鑰匙和一條大鐵鏈。他抓住那龍,那古蛇,就是魔鬼、撒但,把牠捆綁了一千年/我看見一位天使從天降下,手持深淵的鑰匙和一條大鎖鏈。他捉住了那龍,那古蛇,就是魔鬼撒殫,把牠綑起來,共一千年之久」(啟示錄/默示錄20:1-2)

那些字句是象徵性的,及那些是字面的?有些人傾向於簡單化地說,該體裁中的一切都是象徵性的,但「天使」是象徵性的嗎?「天上」是象徵性的嗎?「龍」和「蛇」這兩個詞是象徵性的,但「魔鬼」和「撒但/撒殫」這兩個詞肯完不是象徵性的,因為「龍」和「蛇」這兩個詞是「撒但/撒殫」或「魔鬼」的象徵。

(啟示錄/默示錄)其中一個主要爭論點是上述經文中的「一千」這個數字到底是象徵性的還是字面的?這個問題使「無千禧年論」者與「前千禧年論」者分裂。在這點上,我認為我們應該遵循相同的預言原則

「採取字面的意思,如果講得通的話。」

5.2. 可能包含更深層次的含意

根據雷蒙德·布朗的說法:「額外的、更深層次的含義,是上主有意的,但人類作者沒有明確的意圖,當按照進一步的啟示或對啟示的理解的發展來研究它們時,它被視為存在於《聖經》文本(或一組文本,甚至整本書)的話語中。」

有些釋經員反對這個想法,堅持認為我們應將所有解釋都局限於作者的原意,而且所謂的更深層次的含意不可能成為這原意的一部分。我相信上主是所有預言的最終作者,因此有祂的原意,不一定是人類的作者。我也相信這個概念得到了以下支持:

「論到這救恩,那預先說你們要得恩典的眾先知已經詳細地搜索查考過,查考在他們心裏的基督的靈預先證明基督受苦難,後來得榮耀,是指甚麼時候,甚麼樣的情況。/關於這救恩,那些預言了你們要得恩寵的先知們,也曾經尋求過,考究過,就是考究那在他們內的基督的聖神,預言那要臨於基督的苦難,和以後的光榮時,指的是甚麼時期,或怎樣的光景。」(彼得前書/伯多祿前書110-11

彼得/伯多祿說先知自己寫的東西對他們來說部分是個奧秘。他們無法調和彌賽亞/默西亞的苦難和隨之而來的「榮耀/光榮」。

無論如何,對於掌握這種「更深層次的含意」,我們應該加以規範,以防止胡亂猜測所包含的寓意,這種規範就是《新約》本身。例如:

「因此,主自己要給你們一個預兆,看哪,必有童女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以馬內利。/因此,吾主要親自給你們一個徵兆:看,有位貞女要懷孕生子,給他起名叫厄瑪奴耳。」(以賽亞/依撒意亞714)

以賽亞/依撒意亞是指一位處女懷孕並產子。可能以賽亞/依撒意亞理解這個預言是指在國王的後宮裡的一位年輕處女,最終懷孕並產子,這個預言顯然於下一章經文應驗了。然而,馬太福音/瑪竇福音引用了這個預言,因為這個預言已經在馬利亞/瑪利亞的童貞受孕耶穌應驗(馬太福音/瑪竇福音1:23)。還要注意,這也是一個字面上的應驗,甚至比原來的更字面,因為馬利亞/瑪利亞在她受孕時還是處女與更近期應驗的年輕女孩完全不同。上主,不一定是以賽亞/依撒意亞,在原本的預言中有這個原意,一個更深層次的含意。

以(啟示錄/默示錄2:1-3:22)為另一個例子:它們描述了在約翰/若望作時七個真實存在的教會的實際情況。上主經常採用現有的簡單例子去說明於遙遠的未來最終 應驗的重大屬靈真理。更深層次的含意是這七個教會也代表了從屬靈的層次看教會歷史的發展。傳遞給這些教會的信息順序似乎是上主的神聖安排,以預言教會歷史的主要運動

「耶穌所行的事還有許多,若是一一都寫出來,我想,就是全世界也容不下所要寫的書。/耶穌所行的還有許多別的事;假使要一一寫出來,我想所要寫的書,連這世界也容不下。」(約翰福音/若望福音21:25)

如果你在時間機器裡,你被投射到未來時間裡,看見了重大的事 物,你不得不用你當時的語言和有限的字數篇幅去描述它們,你會如何描述它們?你會稱某些東西為「蝗蟲」、「馬」、「戰車」、「星」、「碗/盂」和「閃電」嗎?這就是使徒約翰/宗徒若望和 在《聖經》中所有其他先知在瞥見現代世界時所做的。他們會描述他們所看見的事物,但用他們當時局限的知識、語言和有限的字數篇幅去描述它們!在這方面,有些經文可能同時包含字面和屬靈的意思(即是更深層次的含意)。

5.3. 象徵代號

這本書言詞很多都是象徵性的。數字、顏色、礦物、珠寶、獸、星、燈臺和人們都被用作代表某些人物、事物或真理。

幸運的是,其中一些象徵代號在書中有清楚的解釋。例如:

  1. 那七星就是七個教會的使者/七顆星是指七個教會的天使(啟示錄/默示錄1:20);

  2. 七燈臺就是七個教會/七盞燈臺是指七個教會(啟示錄/默示錄1:20);

  3. 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大紅龍就是那遠古的蛇,號稱魔鬼或撒殫(啟示錄/默示錄12:9); 及

  4. 「獸」的數目是人的數目/「獸」的數字是人的數字(啟示錄/默示錄13:18)。

其他象徵代號的線索可以在《聖經》的其他部分找到。在(啟示錄/默示錄4:6)的「四個活物」與(以西結/厄則克耳1:5-14)的「四個活物」幾乎相同。在(以西結/厄則克耳10:20)中,他們被確定為基路伯/革魯賓。在(啟示錄/默示錄13:2)的豹、熊和獅子讓我們想起(但以理/達尼爾)第2和第7章,這些動物分別指希臘、波斯和巴比倫的世界王國。

一般的原則是從自然意義上看待任何特定項目,除非它明顯地需要一個象徵性或屬靈上的解釋。也就是說,釋經員應該從零開始工作。可以想像,例如:「兩個見證人/兩位證人」(啟示錄/默示錄11:3)可能是真實的人,而「大淫婦」(啟示錄/默示錄17:1)似乎代表某種制度或組織。其他象徵代號似乎在《聖經》中沒有清楚解釋。在進行這樣的研究時,必須充分地結合祈禱、耐性和勤奮

 

6. 預言應驗的種類

6.1. 單次的應驗

有些預言只視為一個歷史性的應驗一些例子是:

  1. 尼尼微城的毀滅(西番雅/索福尼亞2:13)。

  2. 彌賽亞/默西亞在「伯利恆/白冷」出生(彌迦5:2/米該亞5:1; 馬太福音/瑪竇福音2:5-6)。

  3. 但以理第七十個七/尼爾第七十個星期(但以理/達尼爾9:24-26),這是地上所有居民面臨前所未有的「災難期」(啟示錄/默示錄3:10)。

6.2. 近和遠的應驗

有些《聖經》預言可能同時有一個近和一個遠的應驗。近的應驗往往成為遠的應驗保證。(但以理/達尼爾8:9-11及23-27)提供了一個例子:

這兩段經文的「小角」是關於希臘安提歐古四世的預言,他在主前175年掠奪了耶路撒冷的聖殿,並在祭壇上奉獻一頭豬去褻瀆它。但許多人認為這段經文最終預示了在末日復興的羅馬帝國的統治者或敵基督/假基督的行動(馬太福音/瑪竇福音24:15; 帖撒羅尼迦後書/得撒洛尼後書2:4; 啟示錄/默示錄13:14-15)。

6.3. 多重的應驗

一段預言可能完全著眼於遙遠的未來以尋求最終的應驗,但同時在未來往往有多重的應驗,其中一部分預言要在其餘的預言之前應驗。

聖經例子:

  1. (以賽亞9:6/依撒意亞9:5):「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因為有一嬰孩為我們誕生了」這個彌賽亞/默西亞降生的預言是指祂第一次來臨(馬太福音/瑪竇福音1:21-23),雖然有些人也視為即時應驗於以賽亞/依撒意亞之子的出生(以賽亞/依撒意亞8:3),但經文的背景傾向於遙遠的觀點。這是展望遙遠的未來。但是「政權必擔他的肩頭/他肩上擔負著王權」的預言卻著眼於基督的第二次來臨(啟示錄/默示錄19:11-21; 20:4)。

  2. (以賽亞/依撒意亞11:1-5):「從耶西的殘幹必長出嫩枝/由葉瑟的樹幹將生出一個嫩枝」是指祂第一次來臨,而(以賽亞/依撒意亞11:6-10):「野狼必與小綿羊同住/豺狼將與羔羊共處」卻著眼於基督第二次來臨統治「千禧年王國」的結局。

請參看下圖進行說明

預言應驗的種類

6.4. 著名事件之間的「伸縮現象和時間流逝(稱為預言的眾山峰)

有時,預言的特徵是預言的一個元素與另一個元素之間的時間差。有些人用從很遠的地方看到一組山脈的現象來說明這一點,看到其中一個山麓的山頂部分疊加在另一個更高山峰的山頂上,但沒有看到中間的山谷。這種「伸縮」通常涉及基督的第一次和第二次來臨。

舊約眾先知得蒙「啟示/默示」,預知兩件關乎彌賽亞/默西亞的事,就是:基督遭受苦難和其後得著榮耀(彼得前書/伯多祿前書1:10-12)。在先知的角度看,二者似乎很矛盾,因為,一方面預知彌賽亞/默西亞會遭受拒絕又被釘死,另一方面又預見彌賽亞/默西亞要得著至高的榮耀,成為全地末後的君王(比較詩篇/聖詠22篇; 69篇; 72篇; 45篇; 以賽亞/依撒意亞53章; 35章)。這兩種看法怎能相和呢﹖這位彌賽亞/默西亞怎樣又被厭棄,又作君王呢﹖可是舊約先知未曾預知這兩件事中的大間隔。比如說,一個人在高原上並看見前面兩個山峰。從他的角度看,兩個山峰真像是屬於一個山嶺的。然而這兩個山峰之間實際上有著一個巨大的山谷,觀察者卻沒有看見,也不能看見。這山谷好比現今的教會時代。現今的信徒可以回望基督受難的山峰,也可以前看基督得榮耀的山峰。請參看下圖進行說明

預言的眾山峰

聖經例子:

  1. 比較(以賽亞/依撒意亞61:1-3)和(路加福音4:17-21):主耶穌引述(以賽亞/依撒意亞61:1-2),但祂在第2節中間突然停了下來並放下這書,然後宣稱「你們聽見的這段經文,今天已經應驗了/你們剛才聽過的這段聖經,今天應驗了」(路加福音4:21)。為何祂省略了第2b節及以下的經文?因為他們必須等直至第二次來臨才會應驗。「耶和華悅納人的禧年/上主恩慈的喜年」是指主耶穌的第一次來臨,而「我們的神報仇的日子/我們天主報仇的日期」是指第二次來臨,尚未到來。請注意,沒有提及兩者之間的時間流逝。

  2. 我們在「七十個七/七十個星期」的預言(但以理/達尼爾924-27 參閱馬太福音/瑪竇福音24:15,21-33; 帖撒羅尼迦後書/得撒洛尼後書2:4)中看到了這一點,教會時代介乎於彌賽亞/默西亞被「剪除/殺害」的預言和第「七十個七/七十個星期」的事件之間。就像一個山谷將兩座山峰分隔,這兩個事件被教會時代所分隔。請參看下圖進行說明

但以理/達尼爾的「七十個七/七十個星期」預言

6.5. 已應驗的歷史事件作為未來的預表

一個《聖經》預言可能有它的聖經歷基礎,也同時是一個未來事件的預表。如前所述,關於敵基督/假基督的「施行毀滅的褻瀆/招致荒涼的可憎」行動(但以理/達尼爾8:9,21-25; 9:27; 馬太福音/瑪竇福音24:15)可能在安提歐古四世的人格和行動中得到預表(但以理/達尼爾8:9,21-25)。

 

7. 預言與時間元素

7.1. 預言年的長度

在《聖經》預言中,時間是由一個30天的預言月所組成,但一個預言年只有360天,而不是365天。上主的預言曆以一年360天為準。故此,像(但以理/達尼爾9:24-27)這樣的應許,要以一個360天的年曆去計算。

「為你百姓和你聖城,已經定了七十個七, ... 從發出命令恢復並重建耶路撒冷,直到受膏的君出現,必有七個七和六十二個七。耶路撒冷城連街帶濠都必...恢復並重建。 ... 過了六十二個七,那受膏者被剪除,一無所有;必有一王的百姓來毀滅這城和聖所, ...在一七之期,他必與許多人堅立盟約;一七之半,他必使獻祭與供獻止息。那施行毀滅的可憎之物必立在聖殿裏 ... /關於你的人民,和你的聖城已注定了七十個星期, ... 自從頒發重建耶路撒冷的命令,直到受傅的君王,共是七個星期;再經六十二個星期,城邑的廣場和溝渠,要重新建起來, ... 六十二個星期之後,一位受傅者雖然無罪,卻要被殺害,且那將要來臨的首領的民族要破壞這城和聖所, ... 在一個星期內,他要與許多人訂立盟約;在半個星期內,他要使祭祀和供物停止,在聖所內要設立那招致荒涼的可憎之物, ... 」(但以理/達尼爾9:24-27)

(但以理/達尼爾9:24)向我們表明,上主將在「七十個七/七十個星期」或 70 x 7 (即是 490年)內完成處理祂與以色列的關係。很明顯,這個預言是關乎七十個七「年」,而不是「天」。例如:但以理/達尼爾注意的是與被擄七十有關的年數而不是天數(但以理/達尼爾9:2)。

被擄結束時,從主前445年開始,即是允許以色列復國並重建耶路撒冷直到「受膏的君/受傅的君王彌賽亞/默西亞的命令時間(但以理/達尼爾9:25),我們被準確地帶到主後32年的基督(即是受膏的君/受傅的君王)死亡。

這時期始於「亞達薛西王二十年尼散月/阿塔薛西斯王二十年尼散月」(尼希米記/厄斯德拉下2:1-8)所發出的詔書,即是主前445年3月14日。第「六十九個七/六十九個星期」於主後32年4月6日結束,就在這一天,主耶穌基督騎驢榮進耶路撒冷,宣告自己是這民族的彌賽亞/默西亞請參看下表進行說明

預言歷和現代歷之間的調和
(但以理/達尼爾9:24-27)

猶太曆(預言)
(一
年360天)

額我略曆(現代)
(一
年365天

(7x7) + (62x7) = 483

主前445年至主後32年 = 476

483年 x 360天 = 173,880天

476年 x 365天 = 173,740天 

+ 116 (閏年)
+ 24 (3月14日至4月6日)

173,740 + 116 + 24 = 173,880天 

於末後的七年(即是第七十個星期,也被稱為「災難期」),將會出現一個王的軍隊來破壞耶路撒冷城及聖殿 內的聖所(但以理/達尼爾926),並與以色列及許多人堅立盟約(但以理/達尼爾927)。

過了「一七之半/半個星期」(即是3.5年),他將會毁約,禁止在重建的聖殿內「獻祭/祭祀」,褻瀆這座聖殿,要求敬拜自己,這將是一個史無前例的荒涼和反猶太主義的可怕時期(也稱為大災難」)。

(啟示錄/默示錄)6至19章涉及這相同的七年「災難期」,並根據具體的天數和月數定義了這段時期的一半,3.5年 。這給我們看見,上主的曆法是 一年360天。例如:

後半部分(3.5年)被定義為「一千二百六十天」和「四十二個月」(啟示錄/默示錄112-312614)。當計算時(即是將1260天除以3.5),你得到的一年是360天,而不是365天。

7.2. 預言事件的順序問題

預言並不總是按時間順序去展開事件。這意味著當描述未來的事件時,它們是按照上主自己強調的次序去揭示的,而不一定按照它們發生的順序。雖然預言是為了訓導和理解,但它也是為了安慰和警告。安慰或警告通常比時間順序更重要

讓我們一個基本問題。那個發生先,是上主的忿怒和在審判中清算的日子,還是彌賽亞/默西亞在「千禧年王國」統治期間和平與繁榮的日子答案很明顯。在上主統治之前,祂必須先消滅祂的敵人。但是當我們比較(以賽亞/依撒意亞2:1-22)時,我們發現次序顛倒了。第1-4節將「千禧年王國」的祝福描述為一種安慰和激勵的手段,但在緊隨其後的第5-11節卻描述了以色列未能在上主的光明中行走。故此,第12-22節描述了一個清算的日子,上主 的日子在審判方面必須臨到這個民族,然後她才會從叛逆的路徑回轉。

在閱讀或研究(啟示錄/默示錄)時,人們通常 以為每個部分都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以便下一章或一系列事件自然會跟隨前面,但情況並非如此。相反,有很多在(啟示錄/默示錄)的章節是插入的,並且時間順序被暫停了,以便更詳細地發展這個末日時期的某些方面,例如關鍵人物、或事件、或情況。有以下例子:

  1. 第7章暫停了從第6章開始按時間順序排列的進程,並組成了一個插章,為我們提供有關在「災難期」中得救的「十四萬四千名以色列人」和「許多的人/一大夥群眾」的信息。

  2. 第6章描述了六個「印」,但「號」的審判系列直到第8章才開始,它也是構成第七個「印」。其中六個「號」的審判按時間順序出現,並一直描述到第9章。然而,第七支「號」仍未吹響直到(11:15)。

  3. 再次如此,地上審判進程的故事被暫停了,及我們有另一個插章在(10:1-11:14)。這此給了關於「小書卷/那卷小書」、「不再延遲吹第七支號」和「兩個見證人/兩位證人」的「異象/神視」。

  4. (啟示錄/默示錄11:15)再次開始按時間順序排列及第七支「號」吹響了。關於其他人物和組織的插章出現於第12,13和17至18章。

7.3. 插章事件

(啟示錄/默示錄)的中樞結構是由七個「印」、七支「號」和七個「碗/盂」構成的。它還包含我們所稱的插章段落,當中包含有關將會發生的事情的詳細解釋,但未包含在「印」、「號」和「碗/盂」的揭示中。

你可以認為(啟示錄/默示錄)是由兩部分組成:

  1. 「印」、「號」和「碗/盂」的審判是按時間順序 呈現。這就是約翰/若望「所看見的事、現在的事和以後將發生的事/看見的事,現今的,以及這些事以後要發生的事」(1:19)。

  2. 這些插章段落提供有關「災難期」間關鍵人物和國家的詳細資料。這就是約翰/若望「... 指著許多民族、邦國、語言、君王再說預言/關於諸民族、諸邦國、諸異語人民和諸君王, ... 再講預言」(10:11)。

要理解(啟示錄/默示錄),必須注意以下插章:

  1. 第一個插章,記載於第一和第六個「印」審判之間,它們是:

    1. 十四萬四千名以色列人受印(7:1-8)

    2. 許多的人/一大夥群眾(7:9-17)

  2. 第二個插章,記載於第六和第七支「號」審判之間,它們是:

    1. 小書卷(10:1-11)

    2. 兩個見證人/兩位證人(11:1-14)

  3. 第三個插章,記載於第七支「號」和「碗/盂」審判之間,揭示了七個人物:

    1. 孕婦(12:1-2)

    2. 大紅龍(12:3-4)

    3. 婦人/女人的孩子(12:4-5)

    4. 天使米迦勒/彌額爾(12:7-12)

    5. 大龍追趕「婦人/女人」(12:13-17)

    6. 從海裏上來的 「獸」(13:1-10)

    7. 從地裏上來的 「獸」(13:11-18)

  4. 第四個插章,也是記載於第七支「號」和「碗/盂」審判之間,揭示了發生在此期間的某些事件,這些事件不包括在「號」審判的講述中

    1. 羔羊站在「錫安山/熙雍山」(14:1-5)

    2. 三位天使(14:6-12)

    3. 收割地上的莊稼(14:14-20)

  5. 第五個插章,記載於「碗/盂」審判之後,揭示了在此期間發生的某些事件

    1. 大淫婦的宗教巴比倫(17:1-18)

    2. 敵基督/假基督的商業巴比倫(18:1-24)

在(啟示錄/默示錄)中主要插章事件的位置與時間順序之間的關係解釋如下

  1. 事件「天上又現出異象來.有一條大紅龍 ... 的尾巴拖拉着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天上又出現了另一個異兆:有一條火紅的大龍 ... 的尾巴將天上的星辰勾下了三分之一」(12:3-4a)被放置在「天上現出大異象來.有一個婦人/天上出現了一個大異兆:有一個女人」之前,因為撒但/撒殫與三份之一的天使叛變已發生於過去的歷史。

  2. 事件「天上現出大異象來.有一個婦人/天上出現了一個大異兆:有一個女人」(12:1-2)被放置在「七個教會」之前,因為象徵童貞女馬利亞/聖母瑪利亞以色列的孕婦產生了教會。

  3. 事件「龍試圖吞噬婦人/女人的孩子」(12:4c)和「婦人/女人的孩子被提到上主的寶座」(12:5)被放置在「七個教會」之後和「但以理第七十個七/尼爾第七十個星期的前半部」之前,因為這「婦人的孩子/女人的孩子」(即是主耶穌基督和祂的教會)「被提」將發生於「教會時代」的終結及在「災難期」之前。

  4. 事件「從海裏上來的獸」(13:1-2)和「從地裏上來的獸」(13:11-13)被放置在「七個教會」之後和「但以理第七十個七/尼爾第七十個星期的前半部」及揭開第一個「印」之前,因為教會被提將發生在「災難期」之前,直到敵基督/假基督以色列及多國簽署和平盟約,「災難期」才會開始。

  5. 事件「十四萬四千以色列人受印」(7:1-8)被放置在揭開「第一個印」期間,或至少在揭開「第二個印」之前,因為站在地球四角的四位天使受到約束,不可傷害地、海和樹林(7:1),直到完成「十四萬四千以色列人受印」(7:3)。而且,雖然揭開「第一個印」在地球上似乎沒有產生很大的傷害,但是一旦揭開「第二個印」,就有極大的傷害。

  6. 事件「兩個見證人/兩位證人的事奉工作」(11:3-6)被放置在「但以理第七十個七/尼爾第七十個星期的前半部」,因為仍然有許多審判於這兩位證人復活及升天後要執行,所以我們不能假設這些審判是不需要時間執行的。他們將於「災難期」的中間點被敵基督/假基督殺害(11:7-9)。

  7. 事件「大淫婦的宗教巴比倫」(17:1-15)被放置在「但以理第七十個七/尼爾第七十個星期的前半部」,因為當真正的「教會被提」後,它將成為一個「普世變節教會」。這巴比倫將於「災難期」的中間點被敵基督/假基督消滅(17:16)。

  8. 事件「收割地上的莊稼」(14:14-20)放置在「第七碗/盂」之後和「白馬騎士擊敗敵基督/假基督和他的軍隊和地上的君王的軍隊於哈米吉多頓/阿瑪革冬大戰」(19:11-21)的同期,因為它們是在基督第二次來臨期間發生的同一的事件。

請參看下表進行說明

啟示錄/默示錄的插章位置與順序事件的時間關係

持續時間 相應的聖經事件 啟示錄/默示錄的插章事件 啟示錄/默示錄的順序事件
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那日子和那時刻,誰也不知道(馬太福音/瑪竇福音24:36) 撒但/撒殫與三份之一的天使一起叛變在過去的歷(以賽亞/依撒意亞14:12-17; 以西結/厄則克耳28:12-17) 天上異象.大紅龍的尾巴拖拉着天上星辰的三分之一/天上異兆:火紅的大龍的尾巴將天上的星辰勾下了三分之一」(123-4a -

 

以色列產生了教會(使徒行傳/宗徒大事錄2:5,14; 羅馬書11:17-18) 天上異象.有一個婦人/天上大異兆:有一個女人(121-2 -
教會時代 婦人/女人正要生孩子(12:4b) 約翰/若望看見主耶穌基督,並受命寫信給七個教會(1:10-19) 以弗所/厄弗所:
無愛的
正統教會(2:1-7)
士每拿/斯米納
殉道的教會(2:8-11)
別迦摩/培爾加摩
恣意放
的教會(2:12-16)
推雅推喇/提雅提辣
妥協
的教會
(2:18-28)
龍試圖吞噬婦人/女人的孩子(12:4c) 撒狄/撒爾德
自滿
的教會
(3:1-5)
非拉鐵非/非拉德非雅
豁免試煉期
的教會
(3:7-12)
老底嘉/勞狄刻雅
不冷不熱
的教會
(3:14-21)
教會被提(哥林多前書/格林多前書1551-58 帖撒羅尼迦前書/得撒洛尼前書413-18; 參閱馬太福音/瑪竇福音24:40-41) 婦人/女人的孩子被提到上主的寶座(12:5) 約翰/若望被提到天上(4:1)
基督臺前審判(羅馬書14:10; 哥林多前書/格林多前書3:10-15; 哥林多後書/格林多後書5:10) 敵基督/假基督以色列和多國簽署和平條約(但以理/達尼爾(9:27) 從海裏上來的獸敵基督/假基督)(13:1-2) 約翰/若望看見上主,二十四位長老和四個活物(4:2-11至5:1-4
從地裏上來的假先知)(13:11-13) 羔羊從上主拿了七印密封的書卷(5:5-7)
七年災難期 但以理第七十個七/達尼爾七十個星期前半部: 災難的起頭(但以理/達尼爾9:27a; 馬太福音/瑪竇福音24:8) 大淫婦的宗教巴比倫(普世變節教會)(17:1-15) 十四萬四千以色列人受印(7:1-8) 兩個見證人/兩位證人事奉工作(11:3-6) 第一個印:
白馬 - 勝利(6:1-2)
第二個印
紅馬 - 戰爭(6:3-4)
一大夥群眾(7:9-17) 第三個印
黑馬 - 饑荒(6:5-6)
第四個印
灰色馬/青馬 - 死亡(6:7-8)
第五個印
祭壇下的靈魂 - 殉道者(6:9-11)
敵基督/假基督受了致命傷/受了致死的傷(13:3a) 第六個印
天上和地面震動
(6:12-14)
但以理第七十個七/達尼爾七十個星期的後半部: 大災難(但以理/達尼爾9:27b; 12:7; 馬太福音/瑪竇福音24:15,21-33; 帖撒羅尼迦後書/得撒洛尼後書(2:4) 天使米迦勒/彌額爾與龍開戰(12:7-8) 敵基督/假基督從無底坑裏上來/深淵中上來(13:3b; 11:7; 17:8) 第七個印(8:1-16:21) 第一位天使吹號:
地上三分之一的植物被燒掉(8:7)
假先知要求世人敬拜敵基督/假基督(13:14-16)
龍被摔在地上(12:9) 大淫婦的宗教巴比倫(普世變節教會)敵基督/假基督消滅(17:16) 兩個見證人/兩位證人敵基督/假基督殺害(11:7-9) 第二位天使吹號
海洋
三分之一的生物被毁
壞(8:8-9)
敵基督/假基督商業巴比倫(18:1-24) 人們為兩個見證人/兩位證人的死亡而歡喜快樂/高興歡樂(11:10) 第三位天使吹號
江河三分之一的淡水變苦(8:10-11)
龍迫害那生男孩的婦人/龍追趕那生了男嬰的女人(12:13) 兩個見證人/兩位證人復活並被提到天上(11:11-12) 第四位天使吹號
天體
三分之一變暗(8:12-13)
約翰/若望看見另一位大力天使與一個小書卷(10:1-2) 第五位天使吹號(樣災禍/個災禍):
惡魔蝗蟲折磨人(9:1 -11)
約翰/若望七雷發聲但被禁止記錄(10:3-4) 第 六位天使吹號(第二樣災禍/第二個災禍)
2億軍隊聚集在幼發拉底河附近(9:13-19)
那婦人飛到曠野/那女人飛入曠野(12:6,14) 約翰/若望被命令吃小書卷(10:5-11) -
約翰/若望測量了上主的聖殿(11:1-2)
地大震動/大地震(11:13) 第七位天使吹號(11:15;  15:1,6-8;  16:1-21) 第一碗/盂:
毒瘡(16:2)
第二碗/盂
海水變成血(16:3)
龍噴口水/龍吐口水(12:15-16) 約櫃出現在天上的聖所(11:19)
羔羊站在錫安山/熙雍山,和十四萬四千人唱新歌(14:1- 3) 第三碗/盂
河水變成血(16:4-7)
天使在空中飛翔,宣佈永遠/永恆的福音(14:6-7)
天使宣佈巴比倫傾覆了/陷落了(14:8) 第四碗/盂
太陽烈火烤人(16:8-9)
地幫助那婦女吞了龍的口水/大地援助那女人吸了龍的口水(12:16) 天使對 「獸」的敬拜者宣告審判(14:9-11) 第五碗/盂
「獸」的王國變暗(16:10-11)
殉道者在天上唱摩西/梅瑟和羔羊的歌(15:2-4)
第六碗/盂
幼發拉底河乾涸,為日出之地所來的眾王預備道路去參加
哈米吉多頓/阿瑪革冬
大戰(16:12-16)
龍與婦人其餘的兒女作戰/龍與女人其餘的後裔交戰(12:17) 天上的聖所開了(15:5) 第七碗/盂(第三樣災禍/第三個災禍)
大地震,大城分為三段,各島嶼和山脈都消失了(16:17-21)
- 天上一大群人歡喜快樂/天上一大夥人群歡樂鼓舞(19:1-6)
羔羊和祂的新娘的婚(19:7-9)
30 天但以理/達尼爾12:11) 彌賽亞/默西亞來到橄欖山,橄欖山從中間裂開撒迦利亞/匝加利亞14:4) 收割地上的莊稼(14:14-20) 白馬騎士擊敗敵基督/假基督和他的軍隊和地上的君王的軍隊於哈米吉多頓/阿瑪革冬大戰(19:11-21)
徹底清除所有敵對勢力 - 敵基督/假基督假先知被扔進火湖/火坑(19:20)
撒但被捆綁在無底坑一千年/撒殫被捆在深淵一千年(20:1-3)
舊約》聖徒復活但以理/達尼爾12:1-3) 第一次復活:「災難期」的殉道者復活(20:4-6)
45 天但以理/達尼爾12:12) 猶太人回歸以色列(以西結/厄則克耳20:34-38) - -
審判列國萬民(馬太福音/瑪竇福音25:31-46)
為建立基督的「千禧年王國做準備
一千年 「千禧年王國」(以賽亞書/依撒意亞11:6-9; 65:18-25; 但以理/達尼爾7:14; 彌迦/米該亞4:1-3) - 聖徒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聖徒與基督一起為王一千年(20:4-6)
永恆 撒但/撒殫和他的追隨者終極叛亂 - 撒但被釋放並欺騙了四方的列國/撒殫被釋放並迷惑四極的萬民(20:7-8)
歌革和瑪各叛亂/歌革和瑪哥格叛亂(20:8-9)
撒但被扔進火湖/撒殫投入火坑(20:10)
義的人復活受審判 - 第二次復活:不義的人復活(20:13-14; 21:8)
白色的大寶座審判:不義的人,死亡和陰間也被扔進火湖/潔白的大寶座審判:不義的人,死亡和陰府也被投入火坑(20:11-15)
永恆的狀態 - 新天新地(21:1-22:5)

請參閱下圖,瞭解按時間順序排列的未來事件的時程表:

未來事件的時程表

 

8. 啟示錄/默示錄的大綱和結構

8.1. 基於「聖靈感動/神魂超拔」經驗的大綱

(啟示錄/默示錄)是一本以先知的「異象/神視」為特徵的「啟示文學/默示文學」書。約翰/若望在「聖靈感動/神魂超拔」的情況下,看見「四」個遙視「異象/神視」,這些「異象/神視」可以被視為本書的大綱。請留意,「聖靈感動/神魂超拔」這個短語出現了四次(1:10; 4:2; 17:3; 21:10)以標誌著每個「異象/神視」的開始。

1. 序言(1:1-8)

2. 第一個「異象/神視」:基督是七個教會的榮耀之主(1:9-3:22)

2.1. 約翰/若望看見榮耀的主(1:9-20)

2.2. 主與祂的眾教會溝通(2:1-3:22)

3. 第二個「異象/神視」:基督羔羊作為世界的審判者(4:1-16:21)

3.1. 天上的寶座和羔羊(4:1-5:14)

3.2. 揭七個印(6:1-8:5)

{插章:十四萬四千名以色列人受印(7:1-8)許多的人/一大夥群眾(7:9-17)}

3.3. 吹七支號(8:6-11:19)

{插章:「一位大力的天使/一位強有力的天使」(10:1-11)兩個見證人/兩位證人」(11:1-13),「獸」及所其產生的衝突(12:1-14:20)}

3.4. 倒七個「碗/盂」(15:1-16:21)

4. 第三個「異象/神視」:基督王者戰勝祂的敵人(17:1-21:8)

4.1. 大巴比倫的墜落(17:1-18:24)

4.2. 在天上的歡樂鼓舞(19:1-10)

4.3. 邪惡三位一體的毀滅(19:11-20:6)

4.4. 終極叛亂和審判(20:7-15)

4.5. 新天新地(21:1-8)

5. 第四個「異象/神視」:基督作為新郎,迎接新娘(21:9-22:5)

6. 結(22:6-21)

8.2. 交叉對稱結構

本書的文學結構是交叉對稱:

A 序言和問候語(1:1-8)

B 七教會(1:4-4:2)

C 七印(3:21-8:5)

D 七號-天使-兩個證人(8:2-11:19)

E 女人,龍和男孩(12:1-17)

D' 兩獸-天使-七「碗/盂」(13:1-16:21)

C' 巴比倫的毀滅(16:18-19:10)

B' 新耶路撒冷,新娘(19:6-22:9)

A' 結言和祝福語(22:6-21)

 

9. 經常出現在(啟示錄/默示錄)中希臘文動詞時態

以下希臘文動詞時態經常出現在(啟示錄/默示錄)中。

9.1. 現在式時態

1. 它描述正在持續進行的動作(累進),例子:

καὶ ὁ καπνὸς τοῦ βασανισμοῦ αὐτῶν ἀναβαίνει εἰς αἰῶνας αἰώνων

他受痛苦的煙往上冒、直到永永遠遠/他們受刑的煙向上直冒,至於萬世無窮(啟示錄/默示錄14:11)

2. 有些動作重覆發生(重複),例子:

καὶ ποιεῖ σημεῖα μεγάλα

又行大奇事/又行大奇跡(啟示錄/默示錄1313)

3. 它可以用來描述一個未來的事件(預言),例子:

ἔρχομαι ταχύ

我必/要來(啟示錄/默示錄2220)

9.2. 不完成式時態

1. 它描述了過去發生的正在進行的行動(漸進),例子:

καὶ ἐμασσῶντο τὰς γλώσσας αὐτῶν ἐκ τοῦ πόνου

人因疼痛就自己的舌頭/人痛苦的自己的舌頭(啟示錄/默示錄1610)

9.3. 不定過去式時態

1. 它把一個動作看作一個整體,並沒有告訴我們任何關於動作的確切性質(斷定),例子:

καὶ ἤνοιξε τὸ στόμα αὐτοῦ εἰς βλασφημίανπρὸς τὸν Θεόν

獸就開口向 神說褻瀆的話/牠便張開自己的口,向天主說褻瀆的話(啟示錄/默示錄136)

2. 它強調一個動作的開始(表始)。譯者可能會使用像「作/登上」這樣的詞來突出其意義,例子:

ὅτι εἴληφας τὴν δύναμίν σου τὴν μεγάλην, καὶ ἐβασίλευσας

因你執掌大權作王了/因為你取得了你的大權,登上了王位(啟示錄/默示錄1117)

3.它可以描述將來將要發生的動作(預想)。這強調了事件將要發生的確定性,例子:

Ἐγένοντο αἱ βασιλεῖαι τοῦ κόσμου, τοῦ Κυρίου ἡμῶν, καὶ τοῦ Χριστοῦ αὐτοῦ

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世上的王權已歸屬我們的上主,和他的基督 (啟示錄/默示錄1115)

9.4. 完成式時態

1. 它描述動作已經完成(圓滿),例子:

καὶ ἠρημωμένην ποιήσουσιν αὐτὴν

使他冷落/使她成為孤獨(啟示錄/默示錄1716)

2. 它描述動作發生在過去,但其狀態或效果迄今仍然感受得到(結果),例子:

καὶ εἶδον ἀστέρα ἐκ τοῦ οὐρανοῦ πεπτωκότα εἰς τὴν γῆν

我就看見一個星從天落到地上/我看見有一顆星從天上落到地上(啟示錄/默示錄91)

 

返回目錄

轉到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