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十六:辨別什麼是較重要,什麼是不太重要
請看圖表,即教會真理“關鍵目標”的聖經教義。中心目標是基督的位格和工作。基督是誰?祂的所是和祂的所作是基督信仰中最重要的部份。在這方面絕對不能妥協,信徒不能與自稱是基督徒的人相交,但否認基督是神,或否認基督為我們的罪而死。
將此與被提的教義相對照,例如在目標的外環上。一些基督徒相信教會是災前被提,其他人認為教會將經歷大災難或部分災難,還有一些人認為沒有被提。這個原則的要點是被提的教義並不像基督的位格和工作那樣重要,我們仍可以與那些與我們在被提不同見解的信徒相交。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同意或不同意,因為作為信仰的核心,被提並不像基督的位格和工作那樣重要。但顯然,基督徒在“中環”信仰的內容和意義上有所不同!
約翰福音2:16
16 又對賣鴿子的說:「把這些東西拿去,不要將我父的殿當做買賣的地方!」”(約2:16)
主耶穌對耶路撒冷聖殿的態度時,我們看到我們的主實踐了這種詮釋學原則。耶穌經常去聖殿,這個聖殿由異教徒統治者希律大帝將它擴張和美化,主要是出於政治原因。我們知道在基督時代與聖殿有關的教義和實踐遠非理想。許多極端正統的猶太人與希律王的聖殿毫無關係,但我們的主繼續在那裡敬拜。他甚至把它稱為“我父的殿”。(約2:16)他知道在十字架上的工作很快成就,這就可以永遠改變親近神的舊有的方式,但與此同時,根據摩西律法,主耶穌在預定的時間來到聖殿。
然而,他確實說出聖殿不完美的地方。他教導百姓,又與猶太領袖辨論,並處理貨幣兌換的腐敗問題,但他沒有破壞在這個遠離完美的聖殿所生發對神的真實敬拜。細看一下他對那個可憐的窮寡婦將她養生的兩個小錢放入聖殿庫的讚美(可12:41-44)。他並沒有因為她給予腐敗的聖殿系統而譴責她。相反,他稱讚她在這個遠離理想的環境中對神的奉獻。
我們的主認識到更重要和不太重要有關信仰的問題。他知道何時表現出零容忍,何時表現出恆久忍耐。在解釋聖經時我們也必須使用這個原則:辨別哪些更重要,什麼不是那麼重要。
在本課中,我們學習了幾個詮釋學原則,並研究了許多經文的例子。希望你能夠對這些信息進行分類,看看它對你研究神的話語有沒有幫助。請記住,你的創造主和救主希望通過祂的書面文字與你溝通。如果你對解釋聖經的許多方面感到不知所措,不要忘記大多數經文,如約翰福音3章16節和羅馬書6章23節,都很容易理解。你在本課程中學到的原則將有助於解釋更難的段落,以便你可以理解神給你的所有信息。
你的回應
Return to Table of Contents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