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十八:理解聖經的聖約


這一原則與承認漸進啟示的事實的原則有密切關係。以上的圖表比較了不同時代與聖約的關係。聖約是神與人達成的正式、莊嚴和有約束力的協議。請注意,聖約與時代不同,並且它們並不一定局限於單一的時代。神在伊甸園與亞當所立的伊甸園之約僅限於無罪時代。摩西的約僅限於律法的時代,但其他聖約跨越幾個時代,有些仍然在今天生效,我們需要區分時代和聖約。

聖約可以是有條件的或無條件的。有條件的約(例如伊甸園的約和摩西的約)是有時間限制,並且取決於人的順從。無條件的約(例如亞伯拉罕的約和大衛的約)一直延續到它們完全實現,並且不是依靠人的順從。然而,由於人的不信和不順服,無條件的約可以暫時保留約的全部祝福。

理解聖約將影響我們對聖經的解釋。在我們研究這些聖約之前,我們需要區分“聖經的聖約”“biblical covenants”和“聖約神學” “covenant theology”。參閱下圖,其中比較了聖約神學和時代神學。在時代神學的圖中,我們看到在“神的榮耀”的整體主題下連貫的不同時代。在聖約神學的圖中,“救贖之約”是一個整體主題。聖約神學家認為這個聖約是在永恆的過去,然後按著時間進行,首先是在伊甸園的約,然後是現在生效的恩典之約。

哪種神學更符合聖經?聖約神學家指責時代論者過分“破碎”“fracturing”聖經。時代論者說他們按著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後2:15),因為聖經可以證明在時代之間的分界綫,但是這些經文不適用於所說的“恩典之約”,例如始祖犯罪後的時期。當然,從那時起神已經顯出恩典,但“恩典之約”遺漏了其他時代之間的區別,並且可能導致嚴重解釋聖經的問題。正如我們將會討論聖約神學沒有區分以色列和教會,因為它在整個歷史中只看到一個神的子民。聖約神學將舊約的預言靈意化,將以色列應用於教會(稱為新以色列),沒有教會的被提,也沒有基督將來在地上統治。這些概念將在後面詳細討論,但要認識到你所掌握的神學觀念很重要,因為它會極大影響你對某些經文的解釋。

時代論者認識到聖經的約並在圖表中列出。對聖經的正確解釋往往受到對這些約的認識和理解所影響,因此研究這些圖表十分重要。

在整個人類歷史中,神已經與人達成了約或契約。從墮落之前的伊甸園聖約開始,神在人墮落之後繼續以聖約來引導人,亞當的約和大洪水之後挪亞的約。亞伯拉罕的約,摩西的約和大衛的約都是為猶太人而預備的。最後,神將以色列帶來的新約是建基於基督的死。

為了正確地應用每一個聖約,了解約對整個人類或僅對某一群人,是永久性的和無條件的或是有時間限制和有條件性,這些都非常重要。讓我們考慮一些經文去理解對聖約的正確解釋。

利未記19:18-19

 “18 不可報仇,也不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如己。我是耶和華。19 「你們要守我的律例,不可叫你的牲畜與異類配合,不可用兩樣摻雜的種種你的地,也不可用兩樣摻雜的料做衣服穿在身上。”(利19:18-19)

利未記包含許多律例,用以區分神的子民以色列與周圍國家異教徒的習俗。作為基督徒,我們不相信我們必須遵守利未記19章19節中關於牛、種子和布料的律例,因為它們是摩西之約的一部分。這是一個有時間限制的約,是在基督來臨之前由神與猶太人所立的約。摩西之約僅限於舊約時代,因為它是一個有條件的約,這取決於以色列民的服從。申命記28章1-2節,在神和以色列之間的約中引入了聖約的福氣,首先說:“你若留意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謹守遵行他的一切誡命,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這以下的福必追隨你,臨到你身上。”因為以色列民沒有遵從,所以當基督降臨時,這個約就被擱置了(見羅10:4)。

因為利未記19章19節關於牛、莊稼和衣服的民事法規是摩西之約的一部分,所以它們對今天的基督徒沒有約束力。另一方面,利未記19章18節包含了神的道德律法,愛你的鄰舍如同自己。神的道德律法就像摩西之約中一樣具有約束力。作為今天的基督徒,如果我們惡待鄰居,我們肯定會感到內疚,但如果我們穿著由混紡織物製成的T恤,我們就不必感到內疚!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可以挑選我們想要遵守的聖經法則而忘記其餘的律法?不,當然不是!利未記19章18節是神的道德律法,神從未終止或改變摩西之約中所包含的任何道德標準或原則。事實上,摩西之約下的道德律法都可以在新約中根據基督的律法找到。神的道德標準永遠不會改變!然而,摩西之約的民事和禮儀方面到基督來臨時結束。為了正確劃分真理的道,我們必須懂得分別神的道德法則,它是基於永恆的原則,以及與有條件之約相關的民事和禮儀律法。這是正確理解聖經聖約的全部內容。

死刑

理解聖經的聖約實際上可以讓我們深入了解死刑的難題。死刑是摩西之約下的民事法,這是反對死刑的基督徒所使用的論據之一。作為一個國家,以色列有責任維護民事法和社會秩序,死刑是這責任的一部分。但是我們早些時候說過,摩西之約的民事要求已經結束了,那麼如何才能有一個聖經基礎來判處死刑呢?好點子!死刑的民事法是執行“不可殺人”(出20:13)的道德法則,因此即使摩西之約已經結束,它仍然適用於今天。

然而,這種推理對那些將使用摩西律法作為死刑基礎的倡導者提出了嚴重的問題。根據摩西之約,死刑的執行不僅僅是謀殺罪。通姦、亂倫、同性戀、獸交、巫術和偶像崇拜也會受到死刑的懲罰(見利未記20章)。即使是一個不服從父母的叛逆少年也會被處死(申21:18-21)。雖然有些人可能會支持對其中一些違法行為判處死刑,但大多數基督徒會將死刑限制在謀殺罪。僅針對謀殺罪支持死刑是否不一致?不,因為死刑的聖經基礎不是摩西之約。

死刑的聖經基礎可以在創世記九章的挪亞之約中找到。這個約不僅限於以色列國,實際上當時以色列國並不存在。神與挪亞的後裔立了挪亞聖約(創9:9)。因此這個約包括全人類。此外,挪亞的約並不是有條件的,也不是有時間限制的。根據創世記9章12節,這是為了所有人的後代。挪亞之約的記號現在仍然是彩虹(創9:13),只要天空上有彩虹,挪亞之約仍然生效(創9:14-17)。這個約的其中一個規定是死刑。我們從創世記9章6節中看到,死刑是對謀殺罪的懲罰,但不是對摩西之約中列出的所有其他罪行的懲罰。死刑的理據是神按照神的形像造人。因為神非常重視人的生命,所以實行了死刑。事實上,神認為人的生命是如此寶貴,以至祂命令那些奪去人性命的人必須遭受最終的懲罰-死刑。因此,一個要廢除死刑的基督徒不僅表現出對聖經聖約的無知,而且他比神低看生命的價值。

基督和新約時代的來臨並沒有消除死刑的基礎。事實上,羅馬書13章1-7節證實了政府的“佩劍”用來維護法律和秩序的權力。當聖靈啟示保羅寫下這段經文時,羅馬帝王尼祿在位不是任何想像中敬虔的政權,羅馬書13章1-7節的歷史背景消除了這樣的論點,即美國是一個執行死刑不敬虔的國家。挪亞之約確立了每個主權國家的權利和責任,將死刑作為謀殺的懲罰。正如你所看到的,了解聖經聖約對了解現今死刑的聖經基礎是必要的。

什一奉獻

      理解聖經聖約也可以幫助解決另一個有爭議性的問題,十分之一的奉獻,我們將十分之一的收入奉獻給神。許多基督徒根據摩西之約中的舊約律法奉獻十分之一。由於摩西之約以基督結束,這對於十一奉獻來說不是一個合理的詮釋基礎。另一方面,一些基督徒為自己解釋,因為摩西律法以基督的死結束,我們不再有責任去實踐它。這些信徒也沒有恰當地解釋聖經。

      在摩西之約成立之前,十分之一奉獻出現在聖經中。在創世記14章中,亞伯拉罕在摩西之約很久之前就將十分之一給了撒冷王,又是至高神的祭司的麥基洗德。因此,十分之一是一個聖經原則。我們在創世記28章中再次看到它,當雅各在伯特利作夢之後,他起誓將十分之一的收入獻給神。因此十分之一是一個聖經原則,因為將十分之一給予神是在摩西之約以前建立的聖經實踐。

      確實在新約的“捐獻”段落中沒有提到十一奉獻,例如哥林多後書8-9章,但如果基督徒遵循新約聖經的奉獻方式,他們至少將十分之一的總收入給神。雖然我們不要對十分之一進行規條化,但如果我們以聖經的方式奉獻,我們至少會是十分之一!

      本課程涉及一些廣泛的,也許是困難的原則。為你可能遇到的困難禱告,求神賜給你智慧來理解這些真理,這樣你就可以應用它們,更好的明白和解釋祂的話語。

你的回應

  1. 時代論對你是不是新的概念?你認為它將如何影響你的聖經詮釋?
  1. 當一位新約信徒犯罪時,他應該像大衛那樣禱告,“主啊,不要把你的聖靈從我身邊帶走”?請說明。

 

Return to Table of Contents 返回目錄

Go to Principle 19 去原則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