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二十四:強調救恩的主題
神知道我們最大的需要
如果我們最需要的是知識,
神會給我們一位教育家。
如果我們最需要的是科技,
神會給我們一位科學家。
如果我們最需要的是錢,
神會給我們一位經濟學家。
如果我們最需要的是娛樂,
神會給我們一位藝人。
但們最大的需要是罪得赦免,
所以神差派一位救主。
– 作者不詳
這首受歡迎的詩歌指出了聖經的全部內容。神拯救的計劃就像貫穿聖經的朱紅色線。聖經的總題目不是教導歷史、考古學、甚至是道德。聖經的目的是告訴我們關於神和祂對所有人美好救恩的計劃。當我們解釋聖經時,重要的是突出救贖的主題,所有經文都以某種方式與救主和他所成就的救恩聯繫在一起。在約翰福音5章39節中,主耶穌告訴法利賽人,聖經是為主耶穌作的見證。主在以馬忤斯的路上顯現給兩位門徒,摩西和所有先知的著作如何指著他自己(路24:27)。
以下是聖經每節經文所適用的四個類別:
你能想到聖經有哪些章節適合這一類嗎?有許多,包括舊約中的許多故事,表明人的邪惡和罪惡。
第一次提到救贖主是在創世記3章15節。在聖經的開始,神應許差遣一位救主,祂的偉大救恩計劃在整本聖經中展開。
沒有人生來就是信徒。每個人都需要成為信徒,正如主耶穌對尼哥底母說:“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約3:3)。沒有經文寫著人因為無知而受到譴責,但聖經清楚地表明沒有人是無知的(在這方面讀羅馬書第1章)。
想想舊約和新約中屬於這一範疇的所有預言經文。這一類別還包括聖經的應許以及引導和安慰。教會真理是神對信徒偉大計劃的另一個例子。
Return to Table of Contents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