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八:永遠不要從“圖解”確定教義


考慮以下兩個關於駕駛汽車的講道圖解。第一篇講道強調了神對我生命的掌管。“基督徒的生活就像開車一樣,當我坐在那裡讓祂掌管時,我喜歡讓主坐在駕駛座上。”第二篇講道插圖討論了基督徒生活中作決定的過程。 “在基督徒生活中作決定就像你開車時需要一個好的導航員。我想像自己是司機,我轉向坐在我旁邊的主問請示。”這是矛盾嗎?因為在第一篇講道,基督是司機而另一篇是導航員?不,它只是兩個用於不同目的的類似插圖。

現在讓我們用一點時間來研究以下聖經中插圖的例子。

  1. 以弗所書6:14和帖撒羅尼迦前書5:8

“用公義當做護心鏡遮胸”(弗6:14)

“又拿著信德當做藤牌”(弗6:16)

“把信和愛當做護心鏡遮胸”(帖前5:8)

在以弗所書6章中,我們讀到了公義是護心鏡的胸牌,信德是藤牌。但在帖撒羅尼迦前書中,信和愛是護心鏡的胸牌。聖經有矛盾嗎?不,只是兩個不同背景下的插圖。

  1. 哥林多前書3:11和以弗所書2:20

“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林前3:11)

“並且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弗2:20)

這個例子有點困難。基督是“根基”還是“房角石”?答案是:他既是根基,也是房角石。這兩個段落只是兩個不同的插圖。在以弗所書中,根基是使徒和先知,在哥林多前書中,根基是基督。這些只是插圖,展現了基督信仰的不同方面。

  1. 腓立比書3:20和哥林多後書5:20

“我們卻是天上的國民,並且等候救主,就是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腓3:20)

“所以,我們做基督的使者,就好像神藉我們勸你們一般,我們替基督求你們與神和好。”(林後5:20)

基督徒應該投票嗎?大多數基督徒認為,按照自己的良心和聖經價值觀進行投票是他們在自由國家的特權和責任。但是你知道有些信徒使用這些段落來支持基督徒不應該投票的想法嗎?他們會說我們的公民身份在天上,我們在地上只是使者。使者在他的國家投票,而我們的國是在天上,所以基督徒不應該投票。他們是對的嗎?不,那是不好的詮釋!這種方法用了一個例子,並從其中提出一個教義。

  1. 哥林多前書15:52和啟示錄11:15

“就在一霎時,眨眼之間,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因號筒要響,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林前15:52)

“第七位天使吹號,天上就有大聲音說:「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他要做王,直到永永遠遠。」”(啟11:15)

在哥林多前書15章中,我們讀到了被提時的最後一個號,當時基督徒被提與主同在。啟示錄11章說的是第七位天使吹響的第七號。一些基督徒得了一個教導,假設啟示錄11章的第七個號與哥林多前書15章的最後一個號相同。由於啟示錄11章指的是七年大災難的中段,他們認為被提必定發生在災難的中間。這是不好的詮釋!他們嘗試從插圖中確定他們的教義。在啟示錄8-11章中,號角是審判的象徵。在哥林多前書15章中,最後一個號筒暗指軍隊撤出的軍事信號! (當我們在被提時,我們可能聽到或者聽不到號的響聲!)將哥林多前書中的號筒插圖與啟示錄中的象徵性號角等同起來,是沒有任何詮釋學的根據。請記住!插圖說明了教義的真理,切勿從插圖中確定教義!

最後一點是關於“豫表/表徵”(type)和“比喻”。豫表是舊約的人物、地點、事件或其他東西,來說明新約聖經的真理。比喻是耶穌用來說明他的教訓的文字圖畫。小心不要從舊約表徵或新約比喻來確定教義。考慮下面關於被提的例子。

a. 創世記24:63-67

在創世記22-24章中,以撒很精彩豫表基督,他是父的獨生子(來11:17)。以撒心甘情願到獻祭的地方,並在“復活中”被接納(來11:19)。在創世記24章中,這位未具姓名的僕人(聖靈的豫表),為“復活” 的以撒前往尋找新娘。利百加(教會的豫表)因著信,答應了與以撒結婚的邀請。利百加和僕人一起回家(教會現今的景況)。當他們在家附近時,我們讀到以撒出去迎接利百加並帶她進入他的帳篷。這是被提的豫表嗎?在詮釋學上可能是正確的,但我們必須從新約聖經中建立被提的教義,就像這類精彩豫表的延伸所說明的教義一樣。我們並不會在舊約豫表中確立被提的教義,但是一旦我們從新約經文中確立了被提的教義,我們就可以有把握地說,被提可以在創世記24章中說明。

b. 馬太福音25:1-13

在這裡,我們有十個童女的比喻。這個比喻說明了現在的天國。主就是新郎,他在未知的時間回來。聰明的童女是真正的信徒,等待和盼望主的回來。愚拙的童女不是真正的信徒。當午夜聽到吶喊聲時,聰明的童女出去迎接新郎,並將她們帶入婚宴。這是被提的圖畫嗎?在這裡,它可能是,但我們不會根據這個比喻確立被提的教義。比喻並不能確定教義;它們只說明教義。只有當我們根據新約教導的經文完整地說明被提的教義時,我們才能看到天國比喻中的被提。請記住!比喻是插圖,不能確定聖經的教義。

你的回應

  1. 當你仔細閱讀本課程中的例子時,你是否已經找到了一直誤解的經文?這些原則如何幫助改變你的理解?
  1. 雅各書2:26說:“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信心沒有行為也是死的。”這是否意味著如果你沒有表現出好的行為,你就會失去救恩?請說明。

  

Return to Table of Contents 返回目錄

Go to Principle 9 去原則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