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被提到底是災前還是災後
第一個將會發生的一連串末日事件,就是教會時代的忠信(即是:真正)基督徒被提(信徒)。我們沒有辦法知道甚麼時候會發生被提。當主耶穌基督再來時,被提是信徒在眾多末日事件中,最期待的。信徒離開現在居住的地球,身體發生改變以適合居住在天國,與基督在天上共享榮耀,這是完全超乎筆墨所形容的。可惜,很多信徒對於被提知道甚少,或對此並沒有期待。
本文章詳細分析了被提的教義,它分為以下十三個部份:
- 被提這字的定義;
- 被提的目的;
- 被提在舊約時代的先例;
- 被提在約翰福音11:25-26中的暗示;
- 被提在約翰福音14:1-3中的首次啟示;
- 被提在帖撒羅尼迦前書4:13-18中的描述;
- 被提在哥林多前書15:51-58中的描述;
- 被提的參與者;
- 被提是隨時可以發生和不會有預先通知;
- 被提的各種論點
- 災後被提論;和
- 災前被提論。
1. 被提這字的定義
偽基督徒,假教師及腐敗的教會領袖斷言,被提不是《聖經》的教義,他們爭辯說,《聖經》中沒有出現過被提這個字。然而,被提這字來自帖撒羅尼迦前書4:17的原文希臘文動詞ἁρπάζω意思是「被接去」的拉丁文翻譯(rapio),中文翻譯為被提。
被提通常指:當教會時代終結時,普天下受試煉的末日災難時期(末日災難)開始之前,已死信徒的腐朽屍體,將會復活成為不朽的身體,被提到天上,然後輪到仍然活著在地上的信徒,將會改變成為不朽的身體,活著被提到天上,敬愛的主耶穌基督將會在空中迎接眾信徒,與祂相遇並永遠同在。
2. 被提的目的
被提的主要目的是將信徒從地上接走,豁免末日災難 (啟示錄3:10; 帖撒羅尼迦前書5:9-10)。相比之下,這末日災難的目的是神對罪惡的世界進行審判(申命記4:26-31;以賽亞書13:6-13;17:4-11;24:20-21;耶利米書30:3-9;以西結書20:33-38;但以理書12:1-4;約珥書3;西番雅書1:15-18;撒迦利亞書14:1-20;馬太福音23:22-39;24:6-30;馬可福音13:4-32;路加福音21:9-27;帖撒羅尼迦前書5:2-11;帖撒羅尼迦後書2:1-12;啟示錄6:16-17;11:18;14:19;15:1,7;16:1,19) 和預備千年國的來臨(啟示錄19:11-16)。
重要的是,當基督第二次來臨到地上的時候,再沒有信徒活著被提到天上,至於在末日災難的殉道者,將會在基督來臨地上後才復活(啟示錄20:4-6),以履行對殉道者伸冤的承諾(啟示錄6:9-11)。
3. 被提在舊約時代的先例
偽基督徒,假教師及腐敗的教會領袖斷言,被提不是《聖經》的教義,他們爭辯說,《聖經》中沒有出現過被提的案例,這純粹是最近被諂造出來的假教義。然而,在《聖經》,被提並非新概念,在舊約時代已有先例。以諾(創世記5:21-24)和以利亞(列王紀下2:11)是神的忠信僕人,他們在舊約時代獲得被提:
21 以諾活到六十五歲,生了瑪土撒拉。 22 以諾生瑪土撒拉之後,與神同行三百年,並且生兒育女。 23 以諾共活了三百六十五年。 24 以諾與神同行,神把他接去,他就不在了 (創世記5:21-24)。5 因著信,以諾被接去,得以不見死,人也找不著他,因為神已經把他接去了;只是他被接去以前,已討得神的喜悅而蒙讚許。」(希伯來書 11:5)
「他們邊走邊說話的時候,看哪,有火馬和火焰車出現,把二人隔開,以利亞就乘旋風升天去了。」(列王紀下2:11)
接著,我們將會查閱以下和這事件相關的《新約》經文:
- 約翰福音11:25-26;
- 約翰福音14:1-3;
- 帖撒羅尼迦前書4:13-18;和
- 哥林多前書15:51-58。
4. 被提在約翰福音11:25-26中的暗示
「25 耶穌對她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 26 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嗎?』」(約翰福音11:25-26)
主耶穌告訴馬大,祂就是復活和生命的主。我相信這是首次暗示到被提這教義。「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這話,當然是指已死的信徒將會從死裡復活,但是「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這話,就與被提有關。這話通常被解釋為,凡是信徒,由於在屬靈上獲永生,所以不會永久死亡。在我看來,這解釋為信徒活著被提更為貼切。主耶穌預知,將會有一代的信徒,由於生活在被提的時間(帖撒羅尼迦前書4:13-18),所以從未經歷死亡。
5. 被提在約翰福音14:1-3中的首次啟示
在被釘十字架前的最後一晚,基督首次向門徒透露,祂再來的目的,將會是帶眾門徒到天國。(約翰福音14:1-3)
5.1. 背景
眾門徒深感不安,因為基督傳授了他們三年半的天國道理後,並沒有出現他們所預期的天國。當祂宣佈要離開他們時,他們更感到困惑。(約翰福音13:36-37) 關於天國來臨前,祂會先離開他們的這個做法,根本不符合他們對《舊約聖經》預言的理解。因為眾門徒不明白基督會預先在被提接走在世的信徒去天國,然後在第二次公開降臨在地上時,末日災難的殉道者和舊約時代的信徒才會復活。
5.2. 基督的解釋
1 「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 2 在我父的家裏有許多住處;若是沒有,我就早已告訴你們了。我去原是為你們預備地方去。 3 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我在哪裏,叫你們也在哪裏。」(約翰福音14:1-3)
當主耶穌說他要離開他們時,眾門徒非常「憂愁」(約翰福音14:1)。然後祂安慰眾門徒,因為:
- 祂要為他們在天國預備地方。(約翰福音14:2)
- 祂會再來,接他們到那個準備好的地方,一起生活。(約翰福音14:3)
「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裏去,我在哪裏,叫你們也在哪裏」(約翰福音14:3),指的是被提,這和帖撒羅尼迦前書4:13-18的內容相符。
5.3. 關於被提的道理
這經文揭示了關於被提的幾個道理:
- 這是一個有計劃的事件。當基督離開的時候,祂期待為門徒再來。
- 這只和基督的追隨者有關。當基督許下這承諾的時候,祂只對門徒說。
- 基督為自己的門徒再來,將是親自的。祂會親自來迎接他們,而不是派一些天使來代表祂。
- 這將導致教會時代終結。主耶穌說,祂會回來帶走門徒,祂已經準備好地方。真正的教會,即是全體忠信的基督徒,不會留在地上,不會純粹是在地上改善的狀態,而是將他們全部從地面帶到天國,這將導致教會時代終結。
雖然基督在約翰福音許下這承諾,但是被提的完整啟示,是透過使徒保羅記載於帖撒羅尼迦前書4:13-18和哥林多前書15:51-58。
6. 被提在帖撒羅尼迦前書4:13-18中的描述
帖撒羅尼迦前書4:13-18提供了最完整的被提描述。這段經文需要特別留意。神不希望基督徒對被提無知,祂透露給信徒的原因是,祂不想信徒因為基督徒死亡而憂傷,因為信徒有這昐望,基督可隨時再來,並帶他們到天國重聚。
6.1.背景
根據使徒行傳17:1-9,保羅在帖撒羅尼迦的猶太會堂傳教時遭到反對,傳道工作做了幾周後,便被趕走了,他留下了一小群信徒。雖然他們擁有得救的奇妙喜悅,及對基督再來的昐望,可是他們受到可怕的迫害。由於保羅不能回到帖撒羅尼迦,所以他派提摩太去查看他們的情況。(帖撒羅尼迦前書2:17-3:5) 提摩太探訪並鼓勵了他們,然後向保羅彙報,這些帖撒羅尼迦信徒雖然受到迫害,卻仍然站得穩(帖撒羅尼迦前書3:6-9),並正在期待主的再來。但他們有很多神學問題,鑒於保羅指導他們的時間很短,這是可以理解的。其中一個問題是,自從保羅離開後,由於該市內持續的迫害,他們部份教會成員已經被迫害死了。
他們的問題涉及基督再來時的情況。他們似乎對自己被帶往天堂的前景感到放心,但是他們擔心那些已經死去的信徒會有怎樣的安排。他們顯然有一個想法,就是那些已經死去的信徒,可能要在被提發生後,等待一段不明確的時間,才輪到他們復活。換句話說,他們擔心已死的信徒可能會錯過了被提。
關於他們這個特殊問題,保羅向他們透露,被提將會發生的先後次序,並向他們保證,當被提發生時,他們不必久等死去的親友復活,因為他們的親友將會先復活,然後和他們活著被主耶穌提去。
6.2. 保羅的解釋
「13 弟兄們,至於已睡了的人,我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恐怕你們憂傷,像那些沒有指望的人一樣。 14 既然我們信耶穌死了,復活了,那些已經在耶穌裏睡了的人,神也必將他們與耶穌一同帶來。15 我們照主的話告訴你們一件事:我們這活著還存留到主來臨的人,絕不會在那已經睡了的人之先。 16 因為,召集令一發,天使長的呼聲一叫,神的號角一吹,主必親自從天降臨;那在基督裏死了的人必先復活, 17 然後我們這些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裏,在空中與主相會。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 18 所以,你們當用這些話彼此勸勉。」(帖撒羅尼迦前書4:13-18)
保羅在帖撒羅尼迦前書4:13-18中提供了答案。他首先向他們保證,他們沒有必要「憂傷」。(第13節) 所有那些已經「在耶穌裏睡了的人」(即是:已死的信徒),都會在被提的時候,有份與主相遇。這將涉及他們從死者中復活,這事件將類似主耶穌本人的復活。(第14節) 保羅保證這是「主的話」,至於那些活著還存留到主再來的人,不會在那些已死的信徒之「先」(即是:前)。(第15節) 主耶穌親自從天降臨的時候,會有召集令的聲音,包括:天使長的呼叫聲,神的號角聲,那些已死的信徒必先復活。(第16節) 然後那些「活著還存留的人」(即是:仍然活著的信徒),和「他們一起被提到雲裏,在空中與主相會」(即是:已死的信徒和仍然活著的信徒將會一起被提。)(第17節)
換句話說,當基督再來的時候,會有召集令,包括:天使長的呼叫聲和神的號角聲,所有信徒都聚集在一起,在空中與主相遇。基督會首先復活那些已死去的信徒,然後和那些仍然活著的信徒一起被提。
6.3. 關於被提的事情
應注意這些關於被提的事情:
- 這將涉及復活,曾經在基督內中死去的人,將會復活。
- 那些復活了的信徒,將會先被提,然後才輪到那些仍然活著的信徒。
- 復活了的信徒和仍然活著的信徒,都會在空中遇見基督,而不是在地面的某個地方。
- 基督再來的時候,將伴隨著可聽見的「召集令」,包括:「天使長呼叫聲」和「神的號角聲」。
中文翻譯為「召集令」的希臘文是κέλευσμα這個名詞,只在新約用過一次,它的意思是一個「命令」,它是指基督召集信徒被提的命令。由於天使米迦勒於聖經被稱為「天使長」(猶大書9),可能就是他陪伴著基督。第16節提及「神的號角一吹」是對應哥林多前書15:52所提及的「號筒末次吹響」,這兩節經文都想表達這是屬於拯救的吹號聲。
部份聖經學者使用「秘密被提」這個稱號,這稱號有誤導成份,因為雖然被提的時間是不可預知,但是將會有可聽見的聲音作為標記。肯定所有信徒都會聽到,可能非信徒也會聽到。這標記會讓那些非信徒知道發生了這重大事件,他們被撇下。(馬太福音24:40-41)
7. 被提在哥林多前書15:51-58中的描述
關於被提的教義,主要記載在《新約聖經》兩段經文,另一段是收錄在哥林多前書15:51-58。在許多方面,這經文補充了帖撒羅尼迦前書4:13-18。在帖撒羅尼迦前書4:13-18,問題是那些在基督裡死去的信徒,是否擁有那些活著被提的信徒相同的益處和經驗。在哥林多前書15:51-58,問題是那些活著被提的信徒,是否擁有那些已死去並復活的信徒相同的益處和經驗。綜合這兩段經文的意思,提供了有關被提,作為重要的末日預言事件,的完整答案。
7.1. 背景
哥林多教會的信徒否定信徒復活的教義,這就是保羅討論被提和復活的背後原因(哥林多前書15:12-16)。他們受到希臘哲學「靈魂不朽」概念的影響,還可能受到異端諾思底派對「物質是邪惡」的觀念所影響。他們相信主耶穌從死裡復活,也許意識到戰勝死亡,必須用從死裡復活的身體來證明。換句話說,他們把主耶穌的復活看作是一個獨特的,一次性的事件,純粹為了確立祂的神性和勝利。保羅採用的策略,就是先從主耶穌的復活作為起點,然後解釋這與信徒的復活和被提的關係。
7.2. 保羅的解釋
「51 我如今把一件奧祕的事告訴你們:我們不是都要睡覺,而是都要改變, 52 就在一剎那,眨眼之間,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因號筒要吹響,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 53 這會朽壞的必須變成不朽壞的;這會死的總要變成不會死的。 54 當這會朽壞的變成不朽壞的,這會死的變成不會死的,那時經上所記『死亡已被勝利吞滅了』的話就應驗了。 55 『死亡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裏?死亡啊!你的毒刺在哪裏?』 56 死亡的毒刺就是罪,罪的權勢就是律法。 57 感謝神,他使我們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 58 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動搖,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為你們知道,你們在主裏的勞苦不是徒然的。」(哥林多前書15:51-58)
保羅解釋說:「我們不是都要睡覺,而是都要改變」。這是指將來有一個時代的信徒不需要經歷死亡,而是身體發生改變。換句話說,當主耶穌基督再來時,這一代信徒的身體會發生改變,變成永遠不死,主耶穌會直接帶他們上天國。(哥林多前書15:51;約翰福音11:26)
已死的信徒會復活,會得到「不朽壞的」身體,仍然活著的信徒的身體會發生改變,也會得到「不朽壞的」身體,一起被提到天上。保羅使用第一身複數代名詞「我們」指這改變,這意味著他預計自己也可能被包括在該組(哥林多前書15:52),這就是被提將會隨時發生的概念。這裡也提及吹號,對應帖撒羅尼迦前書4:16的記載。
7.3. 關於被提的事實
應注意這些關於被提的事實:
- 將來會有一代的信徒不需要經歷死亡,身體發生改變,活著被提。
- 所有信徒都會得到不朽壞的身體。
- 被提將會隨時發生。
- 死亡將會被克服,這透過從死者中復活或活著被提。
- 被提將會發出「最後的吹號聲」作為信號。
「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被提的時候,將會發出「最後的吹號聲」作為信號。(哥林多前書15:52) 有些人對這「最後的吹號聲」的意思混淆了,因為他們試圖把它與啟示錄中第七位天使吹號聯繫起來。(啟示錄11:15)
在《聖經》時代,吹號是一個信號。在以色列,當軍隊出發時,會吹號。當軍隊停止時,會吹另一個號。每次行軍,都有第一個和最後一個吹號。但是,某次行軍所發出的最後一個吹號,不會是另一次行軍的最後一個吹號。因此,被提的時候,發出的「最後的吹號聲」,並不是歷史上最後的吹號,因為啟示錄中第七位天使吹號,是作為神降末日大災難審判世界的信號。(啟示錄8:6-9:21;11:15-19) 後來,天使也用「大聲的號筒」從四方召集祂地上的選民(馬太福音24:31),這標誌著所有住在地上的選民將會進入千年國。(啟示錄19:11-20:6)
被提的時候,所發出的「最後的吹號聲」可以比喻為羅馬軍隊使用吹號的情況。於清晨,士兵們被第一個吹號聲驚醒,這作為他們的鬧鐘。第二個吹號聲,把他們組裝起來,等待當天的指示。第三個吹號聲,也是當天最後一個吹號聲,他們出發執行任務。同樣,信徒獲得救贖,就好像聽到第一個吹號聲。然後,神呼召信徒事奉,就好像聽到第二個吹號聲。最後,信徒被提到天國,就好像聽到最後一個吹號聲。
8. 被提的參與者
嚴格地說,只有教會時代的信徒才有份被提。被提由三個階段組成:
- 於教會時代終結時,末日災難開始前,已死的信徒要復活,得到「不朽壞的」身體,被提到天上。(帖撒羅尼迦前書4:13-18;哥林多前書15:51-58)
- 於教會時代終結時,末日災難開始前,仍然活著的信徒要身體改變,得到「不朽壞的」身體,被提到天上。(帖撒羅尼迦前書4:13-18;哥林多前書15:51-58)
- 於末日災難中,兩個見證人被殺,然後復活並被提到天上。(啟示錄11:3-12)
請留意,部份《聖經》學者不包括這兩個見證人的被提,因為他們不是教會時代的信徒。
8.1. 教會時代已死的信徒復活
「在基督裏死了的人必先復活」。(帖撒羅尼迦前書4:16)「當主耶穌基督從天上降臨,我們這卑賤的身體改變形狀,和祂自己榮耀的身體相似」。(腓立比書3:20-21;哥林多前書15:49,50,52,53)這是「我們的身體得救贖」。(羅馬書8:23)
只有教會時代已死的信徒才有份復活及被提。教會時代是指從一世紀初的五旬節開始,直到被提的時刻這段時期。參與的人數將會非常多,比當時活著的信徒人數大得多,因為活著的信徒只有一代,然而復活的信徒將包括多個時代。
8.2. 教會時代活著被提的信徒
「然後我們這些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雲裏,在空中與主相會」。(帖撒羅尼迦前書4:17) 生活在主耶穌再來時,這一代仍然活著的信徒,身體「也要改變」(哥林多前書15:52),被提在空中與主相會。
8.3. 末日災難中期的兩個見證人被提
下一個被提階段,將會在末日災難中期,有兩個見證人,穿著粗麻衣,為主作了見證一千二百六十天後,被敵基督殺害,他們的屍首將倒在大城的街道上,又不許把屍首安放在墳墓裏,過了三天半後,他們復活並被提到天上。(啟示錄11:3-12)
9. 被提是隨時可以發生和不會有預先通知
「36 『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天使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有父知道。 37 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來臨也要怎樣。 38 在洪水以前的那些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 39 不知不覺洪水來了,把他們全都沖去。人子來臨也要這樣。 40 那時,兩個人在田裏,一個被接去,一個被撇下。 41 兩個女人推磨,一個被接去,一個被撇下。 42 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不知道你們的主哪一天來到。 43 你們要知道,一家的主人若知道晚上甚麼時候有賊來,就必警醒,不讓賊挖穿房屋。 44 所以,你們也要預備,因為在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馬太福音24:36-44)
被提是隨時可以發生和不會有預先通知。(馬太福音24:36-44;25:1-13;馬可福音13:32-37;路加福音12:36-40;17:26-36)信徒將無法彌補錯過事奉主的時間。
「36 『好像僕人等候自己的主人從婚宴上回來。他來叩門,就立刻給他開門。 37 主人來了,看見僕人警醒,那些僕人就有福了。我實在告訴你們,主人會叫他們坐席,自己束上腰帶,前來伺候他們。 38 他或是半夜來,或是天亮之前來,看見僕人這樣,那些僕人就有福了。 39 你們要知道,一家的主人若知道賊甚麼時候來,就不容賊挖穿房屋。 40 你們也要預備,因為在你們想不到的時候,人子就來了。』」(路加福音12:36-40)
主耶穌指出,所有人都需要為基督的再來做好準備。基督徒需要為主忙碌,時刻真正為祂而活,這樣他們見到祂就不會感到羞愧。《聖經》的所有證據都表明,被提是隨時可以發生和不會有預先通知,這仍然是今天教會時代信徒的昐望。
{有關被提的進一步資訊,請閱讀文章:教會時代的忠信基督徒被提(基督教版)或教會時代的忠信基督徒被提(天主教版)。}
10. 被提的各種論點
有人說教會將經歷整個「災難期」。也有人說教會將經歷這「災難期」的前半段時期,而被提將發生在中段時期。分批被提論(或稱:得勝者被提論)者教導說,教會中不屬靈的部分會經歷「災難期」,但成熟和被「聖靈/聖神」充滿的部分會在「災難期」之前被提。也有人說主耶穌會在「災難期」之前為教會而來。概括而言,被提有五種論點:
分批被提論(得勝者被提論);
災中被提論;
怒前被提論;
災後被提論; 和
災前被提論。
(關於被提的各種論點的進一步資料,請閱讀:Chapter 4 of Eschatology.)
被提的各種論點如下圖所示:
分批被提論
災中被提論
怒前被提論
災後被提論
災前被提論
被提的各種論點
如今,兩個佔主導地位的論點是:
災後被提論; 和
災前被提論。
11. 災後被提論
「災後被提論」教導說,被提將發生在「但以理第七十個七/達尼爾第七十個星期」的七年「災難期」結束時。教會將經歷這「災難期」,蒙上主賜與的「恩典/恩寵」和力量去忍受它。當基督再來時,那些在基督內死去的聖徒將會復活,他們將與活著的聖徒一起被提到雲中,與從天降臨地上的途中來到空中的主相遇,然後回到地上與祂在「千禧年王國」中統治。請參閱以下的圖解:
災後被提論
11.1. 「災後被提論」者引用的《聖經》支持
「災後被提論」者經常曲解以下經文去誤導讀者:
在(啟示錄/默示錄11:15)的第七個「號」對應於(哥林多前書/格林多前書15:52)為教會吹的最後一個「號」。然而,他們聲稱這些是相同的事件是一個不合理的假設,原因如下:
在(啟示錄/默示錄11:15-18)的第七個「號」是對罪和不信的神聖審判,而在(而哥林多前書/格林多前書15:51-55)和(帖撒羅尼迦前書/得撒洛尼前書4:14-17)的吹號是召集選民,是一種「恩典/恩寵」的行動,以及對死者復活的命令。
在整個爭論中最具破壞性的事實是在(啟示錄/默示錄11:15)的第七個「號」並不是在《聖經》的最後一個吹「號」:
根據(馬太福音/瑪竇福音24:31),基督來臨建立祂的地上王國時,以「響亮的吹號聲」召集選民。
在(啟示錄/默示錄11:15)的第七個「號」之後,「災難期」仍在繼續,將會有一系列的「碗/盂」審判要傾倒在地上(啟示錄/默示錄16:1-21)。
在橄欖山聖訓時,教會被應許要經歷「災難期」(馬太福音/瑪竇福音24:3-31;馬可福音/馬爾谷福音13:4-32;路加福音21:7-35)。然而,由於以下原因,在橄欖山聖訓時教會並不存在:
直至在五旬節「聖靈/聖神」降臨,教會才成立。
在橄欖山聖訓時,門徒對教會的概念還沒有完全理解,因為主耶穌還沒有把教會的奧秘完全啟示給他們(以弗所書/厄弗所書3:5-6)。
橄欖山聖訓的背景是門徒來到主耶穌面前,向祂展示聖殿的建築,然後主耶穌告訴他們,聖殿將會被毀,門徒追問祂這些事將何時成就(馬太福音24:1-3;馬可福音13:1-4;路加福音21:5-7)。當門徒向主耶穌展示聖殿時,他們的心思是想到只與猶太人有關的聖殿,而不是教會。換句話說,他們關心的是猶太人的未來,而不是教會的未來。對於門徒提出的有關聖殿將會被毀的問題,主耶穌給予了與猶太人將面臨的「災難期」相關的回答,而不是與教會有關的回答。正確地說,在橄欖山聖訓時,門徒實際上是猶太「遺民/餘民」的代表,而不是由猶太和外邦信徒所組成的教會。
教會將被保存通過整個「災難期」(啟示錄/默示錄3:10)。這個應許的應驗不是通過將信徒從地上移走,而是通過保護他們免受撒但/撒殫在地上的迫害。然而,由於以下原因,教會不可能被保存通過整個「災難期」當他們仍然生活在地上時:
「災難期」的事件是全球性的,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每一個人,因此教會不可能在地上而逃避經歷。
這應許是:「在普天下人受試煉的時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試煉/在試探期中保存你,這時期將要臨於全世界」。不只是來自任何的迫害,而是影響全球的即將來臨時期。脫離全球性災難的唯一方法就是不在地上。
若果約翰/若望想說教會是保存通過「災難期」,他本可以使用這個前置詞 διά 「通過」,而不是 ἐκ 「脫離」。
被提和基督第二次來臨是單一事件,而不是兩個獨立事件(啟示錄/默示錄19:11-20:4)。如果「教會被提」和基督第二次來臨是單一事件,那麼祂第二次來臨期間的事件順序應該是這樣的:
在基督內死去的人會首先復活(帖撒羅尼迦前書/得撒洛尼前書4:16)。
那些還活著的人將與他們一起被提到雲裡,在空中與主相遇(帖撒羅尼迦前書/得撒洛尼前書4:17)。
隨著隊伍前往地上時,教會與即將來臨的基督一起在地上建立祂的王國。
然而,在以下方面,這些事件與「災後被提論」的事件順序自相矛盾:
所有「災後被提論」者都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事實是基督第二次來臨時的復活是降臨在地上之後,而不是在事件期間,正如在(啟示錄/默示錄19:11-20:4)所表明的那樣。
在(啟示錄/默示錄19:11-20:4)中,沒有提及聖徒被提到空中與主耶穌相遇。
大多數「災後被提論」者呼籲人們注意在(啟示錄/默示錄20:4-6)中的字眼「頭一次的復活/第一次復活」。他們爭辯說,如果被提真的發生在「災難期」之前,那麼復活(在「災難期」結束時發生)怎麼可能是「頭一次/第一次」呢?然而,「災後被提論」者忽視了:
基督是首先從死裡復活的,接著是在「災難期」中的「兩個見證人/兩位證人」(啟示錄/默示錄11:11-12)。
形容詞「頭一次/第一次」的實際含意是指在「白色的大寶座/潔白的大寶座」之前的復活,而不是在歷史意義上的第一次復活。
如上所述,在(啟示錄/默示錄20:4-6)的復活實際上是發生於降臨在地上之後,而不是在事件期間,因此與「災後被提論」的觀點自相矛盾。
11.2. 未解決的問題
這種論點存在許多未解決的問題。大多數「災後被提論」者都不會嘗試回答以下問題,包括:
解釋為何教會必須被提離開地上,在空中與主相遇,如果教會已經成功地保存通過了整個「災難期」。
緊接在基督第二次來臨前(啟示錄/默示錄19:11-21)是「羔羊婚宴」的宣佈(啟示錄/默示錄19:7-9)。如果「災後被提論」是正確的,那麼基督的第二次來臨應該在宣佈「羔羊婚宴」之前。為甚麼?如果基督未去提取教會(即是基督的新娘),那 麼祂怎麼可能宣佈婚宴呢?
如何繁衍「千禧年王國」的問題。當「千禧年王國」開始時,一些人必須在未復活的身體中活著,他們可以生育孩子並居住在那王國。如果在王國裡只有復活的聖徒,那麼將沒有死亡,也沒有人口增長,並且在「千禧年」的公民年齡也沒有差異。無論如何,仍然有老人、嬰孩、甚至罪人存在於「千禧年王國」裡(以賽亞/依撒意亞65:20; 撒迦利亞/匝加利亞8:5; 啟示錄/默示錄20:12)。可是一個「災後被提」將除去所有能在「千禧年」中扮演父母角色的各民族的被贖者。在「災難期」結束時,所有活著的信徒都將被提,獲得復活的身體,並在被提和第二次來臨的單一事件中立即返回地上。這似乎會在那個時間點從地上移除所有未復活的被贖者,這樣就沒有人可以留下來開始繁衍這王國。如果邪惡的倖存者在「災難期」結束時全部被殺或被判入「陰間/陰府」(馬太福音/瑪竇福音25:31-46; 啟示錄/默示錄19:11-21),那麼將沒有人留在未復活的身體內進入「千禧年王國」。
11.3. 裁決
根據以上各種原因,「災後被提論」被證實了是錯誤的。
12. 災前被提論
「災前被提論」是當今最盛行解釋被提發生在「災難期」何時的理論,它認為整個教會將在「但以理第七十個七/達尼爾第七十個星期」的七年「災難期」開始之前從地上移去(3:10)。當「災難期」結束時,基督將 與教會一起凱旋回到地上(19:11-21)。然後在「災難期」中死去的信徒將會復活。他們與基督一起分享「千禧年王國」的統治。這理論被教會和神學院廣泛接受。請參閱以下的圖解:
災前被提論
支持「災前被提論」的理據如下:
12.1. 「但以理第七十個七/達尼爾第七十個星期」的性質
在《舊約》和《新約》都採用了許多詞語去描述「但以理第七十個七/達尼爾第七十個星期」的時期,這給了我們這個時期的基本 性質:
忿怒/震怒(啟示錄/默示錄6:16-17; 11:18; 14:19; 15:1,7; 16:1,19; 帖撒羅尼迦前書/得撒洛尼前書1:9-10; 西番雅/索福尼亞1:15,18;
懲罰(以賽亞/依撒意亞24:21-22);
雅各遭難的時候/雅各伯痛苦的時期(耶利米/耶肋米亞30:7);
毀滅(約珥/岳厄爾1:15);和
黑暗/昏暗(約珥/岳厄爾2:2; 西番雅/索福尼亞1:14-18; 阿摩司/亞毛斯5:18)。
「災難期」的本質是神聖的忿怒。我們知道主耶穌基督為我們擔當了上主的忿怒,所以凡 在祂內的,必不至於忿怒。「因為 神不是預定我們受刑、乃是預定我們藉著我們主耶穌基督得救/因為天主沒有揀定我們為洩怒,而是藉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為獲得拯救」(帖撒羅尼迦前書/得撒洛尼前書5:9-10)。
12.2. 「但以理第七十個七/達尼爾第七十個星期」的範圍
這個時期不僅與不信的外邦人有關,而且特別與以色列有關。(耶利米書30:7)稱這時期為「雅各遭難的時候/雅各伯痛苦的時期」。上主對但以理/達尼爾說:「為你本國之民、和你聖城、已經定了七十個七/關於你的人民,和你的聖城已注定了七十個星期」(但以理/達尼爾書9:24)。這整個時期特別提及但以理/達尼爾的子民以色列和但以理/達尼爾的聖城耶路撒冷。
在《新約》中的許多經文, 例如(以弗所書/厄弗所書3:1-6; 歌羅西書/哥羅森書1:25-27)清楚地表明,教會是一個「奧秘」,是在《舊約》中未被披露。由於教會直到五旬節「聖靈/聖神」降臨後才存在(使徒行傳/宗徒大事錄第2章), 所以教會不可能出現在「但以理的前六十九個七/達尼爾的前六十九個星期」。由於它在前「六十九個七/六十九個星期」中沒有份,這僅與以色列有關,所以它 也可以在第「七十個七/七十個星期」中沒有份。
12.3. 「但以理第七十個七/達尼爾第七十個星期」的目的
在第「七十個七/七十個星期」有兩個主要目的要完成。
第一個目的是在(啟示錄/默示錄3:10)中陳述:「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試煉的時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試煉/我也要在試探期中保存你,這時期將要臨於全世界,為試探世界上的居民」。首先,我們看見這時期是針對「普天下人/世界上的居民」,而並非教會。真正的教會不需要經過「試煉/試探」以測試她的「信心/信德」是否真實。
第二個目的與以色列有關。上主會在「上主之日」來臨之前 派遣先知以利亞/厄里亞, 為以色列的「遺民/餘民」預備主的來臨(瑪拉基4:5-6/瑪拉基亞3:23-24)。
12.4. 以色列和教會之間的分別
Lewis Sperry Chafer, Systematic Theology, IV, pp. 47-53 闡述了以色列和教會之間的多項對比,最終向我們表明這兩個群體不能合二為一, 因此必須被區分為兩個獨立的實體,上主有處理它們的不同專 屬計劃。這些對比如下表所示:
以色列和教會之間的分別
項
對比
以色列
教會
1
《聖經》啟示的程度
近五分之四的《聖經》
約五分之一
2
神聖旨意
地上的盟約承諾
天上的福音承諾
3
亞伯拉罕/亞巴郎的後裔
肉體的後裔,其中一些成為屬靈上的後裔
屬靈上的後裔
4
出生
肉體的出生帶來關係
屬靈上的出生帶來關係
5
領袖
亞伯拉罕/亞巴郎
基督
6
盟約
亞伯拉罕/亞巴郎和所有其他盟約
間接與亞伯拉罕/亞巴郎和新 的盟約有關
7
國籍
一個國家
從所有國家
8
時代
從亞伯拉罕/亞巴郎到所有時代
只有這個時代
9
傳道
沒有傳教活動,沒有福音宣講
要履行的任務
10
聖父
一種特殊的關係,上主是國家之父
個別與上主成為天父 的關係
11
基督
彌賽亞/默西亞, 與上主同在,君王
救世主,上主,新郎,頭
12
聖靈/聖神
暫時存留
永存於信徒
13
管治原則
摩西律法/梅瑟法律
恩典/恩寵
14
敬拜上主的地方
耶路撒冷聖殿山的猶太聖殿
任何地方
15
敬拜的時間
每周的最後一天,安息日
每周的第一天,星期日
16
對待人類敵人
所有敵人都必須要抵抗或殺死
愛你的敵人,為他們祈禱,寬恕他們
17
基督再來的應許
權力和榮耀的審判
迎接我們
18
基督的地上統治
平民
共同統治者
19
祭司/司祭
僅限於一個特殊的祭司/司祭階級
信徒皆祭司/司祭
20
婚姻
不忠的妻子
新娘
這些明顯的對比,使到這兩個群體不可能混合在同一個計劃內,如果教會要經歷「災難期」,這是必須的。
12.5. 被提和「第二次來臨」之間的分別
被提和「第二次來臨」之間有許多對比,這將表明它們在《聖經》中不被視為同義詞。這些對比如下表所示:
教會被提和第二次來臨之間的分別
項 教會被提 第二次來臨 1 移去所有信徒 上主的兒子顯現 2 聖徒被提到空中 基督回到地上 3 基督迎接新娘 基督和新娘一起回來 4 移去教會和開始「災難期」 建立「千禧年王國」 5 即將發生的 有很多的預兆在前面 6 安慰的訊息 審判的訊息 7 與教會有關 與以色列和不信的世界有關 8 一個奧秘 預言在《舊約》和《新約》 9 信徒受審判和獲獎賞 外邦人和以色列受審判和懲罰 10 創造保持不變 創造改變了 11 外邦人不受影響 外邦人受審判 12 以色列的盟約未履行 以色列的盟約已經實現 13 與審判邪惡沒有關係 邪惡被審判了 14 上主忿怒的日子之前 上主忿怒的日子之後 15 僅適用於信徒 影響所有人 16 期望與主同在 期望進入「千禧年王國」 12.6. 以色列受「印/蓋印」 的十四萬四千
只要教會還在世上,就沒有人因猶太人的特殊關係而得救。正如(歌羅西書/哥羅森書1:26-29; 3:11; 以弗所書/厄弗所書2:14-22; 3:2-6)所示,所有得救者都被拯救到基督身體(即是教會)內的位置。在「但以理第七十個七/達尼爾第七十個星期」期間,教會必須缺席,因為在以色列得救的「遺民/餘民」中,上主「印/蓋印」了十四萬四千名猶太人,每個支派有一萬二千人(啟示錄/默示錄7:3-8)。上主再次在這種民族關係上與以色列民族打交道,並派遣他們去各國做特使,以取代教會的見證,這表明教會必須不再在地上。
12.7. 對真正教會的應許
《聖經》某些經文明確應許教會在 第「七十個七/七十個星期」之前被移去:
「我必在普天下人受試煉的時候、保守你免去你的試煉/我也要在試探期中保存你,這時期將要臨於全世界」(啟示錄/默示錄3:10)。約翰/若望獲應許教會將從「試煉/試探期」的領域中移去,而不是保守通過它。
「神不是預定我們受刑、乃是預定我們藉著我們主耶穌基督得救,他替我們死、叫我們無論醒著睡著、都與他同活/天主沒有揀定我們為洩怒,而是藉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為獲得拯救,他為我們死了,為叫我們不論醒寤或睡眠,都同他一起生活」(帖撒羅尼迦前書/得撒洛尼前書5:9-10)。保羅/保祿清楚地教導說,基督徒的期望不是上主的忿怒,而是我們應該與主耶穌基督一起生活。
12.8. 符合預表
若果一個理論是違反所有的「預表」,那麼它 就不可能是一個正確的解釋。《聖經》有很多「預表」教導說,那些憑「信心/信德」而行的人已獲拯救脫離了那些突然降臨於不信者的天譴審判。這些「預表」在以諾/哈諾客(創世記/創世紀5:21-24)、挪亞/諾厄(創世記/創世紀6:1-8:19)和以色列(出埃及記/出谷紀14:1-31)的經歷中可以看見,但也許最清晰的例證是羅得/羅特(創世記/創世紀18:20-19:29)。在(彼得後書/伯多祿後書2:6-9)中,羅得/羅特被稱為「義人」。這個神聖的評論將闡明(創世記/創世紀19:22),在那裡天使試圖用短語:「你要速速的逃到那城、因為你還沒有到那裡我不能作甚麼/你趕快逃往那裏,因為你不到那裏,我不能行事」去加速羅得/羅特的離開。若果一個義人的存在,可以阻止對「所多瑪/索多瑪」城應有的審判,那麼教會在地上的存在將更能阻止神聖忿怒的傾倒,直到她被移去為止。
綜上所述,有以下的「預表」模式:
以諾/哈諾客是 在「大洪水」之前還是之後被提的?是之前(創世記/創世紀5:21-24)。
挪亞/諾厄和他的家人進入方舟,是 在「大洪水」之前還是之後的?是之前(創世記/創世紀6:1-8:19)。
羅得/羅特獲拯救脫離「所多瑪/索多瑪」,是在這城的毀滅之前還是之後的?是之前(創世記/創世紀18:20-19:29)。
以色列獲拯救脫離埃及,是在他們的敵人於紅海被消滅之前還是之後的﹖是之前(出埃及記/出谷紀14:1-31)。
12.9. 結論
已經列舉了相信「災前被提論」的許多理據。應當記住,並不是說所有論點都具 有同等的份量。「災前被提論」並不是單獨建基於這些論點,而是將它們視為累積的證據,證明教會將在「但以理第七十個七/達尼爾第七十個星期」開始之前,以被提的方式獲拯救脫離。
Return to Chinese Bible Study Materials 返回中文聖經學習資料